|
李武忠(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作者 李武忠)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執政的民進黨在21縣市之中,僅拿到5席,不但北台灣連一席都沒保住,南台灣也贏的驚險,可謂大挫敗。至於敗選原因外界多所評論,儘管看法稍有不同,但是對於執政黨在此次地方選舉仍狂打“抗中保台”,企圖延續2020年大選狂勝以及四大公投全贏的氣勢,輾壓對手,卻因台灣人尤其年輕人,在看到大陸圍台軍演時民進黨當局的表現以及涉陸議題的“雙重標準”,還要被迫延長兵役,已逐漸醒悟,不再隨“抗中保台”旗幟起舞,多數選民對“芒果乾”的滋味已顯厭膩,“下架民進黨”成為此次選舉選民的最大共識,“抗中”不再是在世萬靈丹。
在民主社會,選票是民眾展現集體意志的重要利器,台灣下一次的重大選舉將於2024年登場,對美中台三方關係的主張,將成為攻防重點。儘管民進黨在地方選舉受到重挫,但仍然受到美方的高度支持,繼續成為美國“抗中”的代理人。
這些年在執政黨一黨專政、刻意營造台灣社會“反中”“仇中”“去中國化”政治氛圍下,台灣年輕族群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不斷升高,尤其30歲以下年輕人,成長在以“台灣史觀”為主導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認同台灣的身份(2022九合一選舉新北331.6萬人有投票資格,30歲以下“新世代”54萬人,占16.3%),將成為民進黨積極爭取的重點。不過從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公佈“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認同感是67%。但偏向“台灣獨立”占27.5%,“台灣認同”不等於“台獨認同”,大陸應該正確解讀此一趨勢,在落實惠台措施的同時,縮小對台打擊面,加大對台獨分子的實質打擊力度,而不是只列入黑名單,反被抄作成“抗中勳章”。
在民進黨方面,未來“總統”候選人不管是誰,都還會是美國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馬前卒,還是會配合美國行動,繼續高舉“倚美抗中保台”的大旗,也會動用所有資源(包括:預算,官(職)位,司法,媒體等)和手段(如網軍暨網紅,政策綁票,濫權提告…等等),來激化兩岸矛盾,製造兩岸仇恨、挑動選民“仇中”情緒,希望複製2020勝選模式,然而若繼續強力“抗中”只會導致台海戰爭,不會給台灣帶來和平繁榮,最終只會毀了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