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英九的兩岸和平協議 沒有時間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3 00:25:04  


 
  二、“兩岸和平協議”沒有時間表,協議的核心是終止敵對狀態,尚非統一協議 

  國民黨連戰榮譽主席2005年4月29日與共產黨胡錦濤總書記達成的五點共同願景,“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促進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這是在1995年“江八點”之後,國共兩黨在“黨際交流的層面”完成共同願景,其後又已經正式成為國民黨政綱的一部分。

  由於兩黨的共同願景是將“和平協議/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CBMs)”這三個基本內涵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兩岸和平協議”負有避免兩岸軍事衝突的任務,故而“兩岸和平協議”將以“軍事性取向”的“裁軍”與“互信措施建立”等為其內容,不會是一紙空頭的“終戰和約”。

  兩岸兩黨雙方對於“兩岸和平協議”的基本條款雖說至今沒有腹案,但是內容取向已有高度共識。另外,雙方也都沒有訂定時間表,主要的原因是兩岸關係經過李登輝“戒急用忍”十二年、陳水扁“一邊一國”八年,前後共計二十年的起伏後,兩岸近兩年才又剛開始恢復協商,現階段的重點都放在與民生有關的經貿議題上,兩岸關係情勢緩和回春才兩年,儘管已經簽署十二項協議,但最重要的ECFA的簽訂尚未落實,眼前開始討論“兩岸和平協議”不免令人感到太過冒進、跳躍,操之過急。

  更何況最近受到朝野對於簽定ECFA的政黨立場差異過大,且持續時間甚久,導致台灣民眾對馬英九執政前半任期之兩岸政策的評價變動幅度較大。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規劃“十年政綱”時表示,不排除在不預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與中國進行直接並實質的對話。有人還指出,民進黨正逐漸轉向支持“兩岸擴大交流”,雖然此說的確為大家所樂見,畢竟兩岸關係不是國共兩黨所能包辦的,不能忽略民進黨所代表的這一部份的台灣民眾。但是,此說一出不僅引發民進黨內的路線之爭,社會也同時猶有高度疑慮,認為這不過又是蔡英文在“總統”選舉之前的“民進黨式騙選票的慣性選舉語言”。民進黨內的路線之爭方興未艾,社會疑慮難除,台灣內部的朝野共識、黨內共識等都不成型,時機尚未成熟,所以“兩岸和平協議”不僅沒有時間表,現在也無法預測何時會與大陸討論這個議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