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相互抗爭對化解日台矛盾是良性的,因為台灣內部有這樣對日表現反彈的政治需要。抗爭後,東京任何象徵性的安撫,都會讓台北各界備感窩心。這次東京對台灣人民提出所謂懸案說,特別還重申了對台灣在日本賑災義舉的感謝。這樣的認可已經足以使委屈慣了的台灣人臨表涕零。
除了政治之外,台灣因其文化與歷史的混融性,處在美日中三方之間,可以選擇的行動方案比三方都豐富。若將自己鎖在固定的位置上,希望透過好的表現爭取各方認可,多方討好的結果就是造成患得患失,時而心生不平,時而拼命交心博感情。
倘能改弦更張,積極在三方之間調和鼎鼐,或可成為東方的中立平台。成為積極的中立平台的話,不但受到重視,而且對國際社會的平和交流可以起真正的貢獻。可惜,馬英九政府慮不及此。
馬英九政府目前的取向是,要讓各方都接自己,但值得考慮的,是推動各方合作或平和相處。兩者都很難做,但是領導人的意志與思���決定了我們共同的命運,這也是今天我們看到日本掛過來的大紅燈籠而雀躍不已的原因。
唯一的變數是漁民,畢竟漁民要的是真的漁權,既不是臣服於日本的國有產權,也不是依附於美國的霸權,更不是張貼馬英九政府的獨立主權。台日雙方用漁民的名義各取所需,其政治後果將由馬英九政府一概承擔,倘若承擔不了,台日美三方高層的算計,未必就能如願。
(中評社特約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