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石之瑜:美國找中國吵架的大戰略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21-07-26 00:20:25


石之瑜
  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作者 石之瑜)繼華府與北京上一回在阿拉斯加鬥嘴之後,春去夏來,終於又迎來這一波口角。雙方當然不能彼此說服對方改弦更張,甚至早就預期沒有結果,而華府此輪主動出擊,自不可能因此改變美國在世界各地根深蒂固的霸權形象,那麼,這種見面互詰的戰略理性,到底藏在何處?
 
  一言以蔽之,在美國似乎衰退的印象之中,華府旋乾轉坤不能單靠自己一己之力,所以必須1)鞏固盟邦,不要動搖,不要騎牆;2)威懾第三國不可向北京靠攏;3)進而鼓勵第三國向北京抗爭。因此,在戰略上,華府必須讓世人親眼看到,而且不斷看到,中國對美國的壓制無計可施,中國既不可怕,也不可愛,故任何理性的你,切莫思與北京為伍。
 
  北京看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採取了專門針對美國的大國外交,而這卻符合美國全球大戰略的佈局。所以,北京的戰狼外交愈是駕輕就熟,琅琅上口,或對美國相互制裁的作風愈是寸步不讓,雖然讓華府在雙邊關係中討不到任何便宜,但是上述的三大戰略利益,已然鞏固擴大。這就是華府不斷在台海、南海巡弋,在國際場合屢屢給中國羅織罪名,然後週期性地與北京口角的戰略理性。
 
  華府儘管在世界上的信用不佳,從不遵守國際法,還常派遣美軍四處肆虐,但是在戰略上,華府本來也就沒要推動第三世界親中國家對中國倒戈相向。有鑑於北京謹守戰略耐性,在台海與南海避免與美軍直接衝突,在經濟民生方面與世界廣結善緣,若容許這樣的形勢繼續發展,必然動搖反中的士氣。因此,華府的重點,首先是對所謂自由民主同盟、印太同盟的大內宣,其次是框住其他國家。
 
  只要北京因為必須安撫其面對的國內輿情,而必須對華府擺出兇狠的姿態,各國媒體就有了訴諸反中的源源不絕的話題,進而增加盟邦政府反中的政治正確性。對於不能或不便明確選邊的其他國家,華府的強硬姿態則可以產生警告的效果,嚇阻彼等向中國靠攏;而其中對中國有所不滿的國家,則得到鼓勵或暗示,會預期自己若與中國抗爭,必將得到美國支持。
 
  這是為什麼,華府每次講話都非常尖銳刻薄,因其要動員的第一個主要對象,就是中國老百姓,一定要讓他們受不了,給北京帶來壓力,那北京就得配合華府上演口角戲碼。
 
  熟悉兩岸關係的人,想必可以從長久以來台北各種維繫、升高兩岸對立情緒的駕輕就熟,掌握華府的戰略邏輯。其間重點不在於展現自己和平理性,而在於強迫各界選邊歸隊。所以,台北的治理能力再差,執政黨再貪婪無能,各界仍都必須在解放軍機出沒的氛圍中表示氣憤,向執政黨的反中立場輸誠,於是便鞏固了當下的領導中心。同理,華府是以此邏輯在動員盟邦的政治正確性。
 
  理直氣壯地批評華府,指其自己不參加海洋法體系,卻侈談維護海洋法,或自己在世界各地派軍駐紮,借用各種名義干預各國內政,殺害各國平民而無絲毫懺悔,或縱容國內法西斯風潮迫害少數民族人權,等等殘忍拙劣的行跡,其實於事無補。這些世人早就知道了,習慣了。世人還不習慣的,是北京對華府張牙舞抓所提示的另一面中國面貌。
 
  美國司法界辦案有一個慣用手法,就是由司法人員設下一個圈套,讓被鎖定的對象掉進陷阱而犯案,然後予以逮捕起訴。華府不斷地製造與北京衝突鬥嘴的邏輯,反映的就是這個司法文化。北京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就算知道,恐怕也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美其名為將計就計,見機行事。

  (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