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二):為何應該選擇共同體史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6 00:29:53  


 
  (二)隱性台獨:借殼上市的分離主義

  一群當時民進黨的菁英,很早就看出來必須調整自己的論述。在李登輝已經獲得政權,在台灣已經全面民主化後,他是清楚地瞭解到這是建立“隱性台獨”的時機。所謂“隱性台獨”就是認清楚,明顯的、激進的推動台獨不可行,暫時隱蔽起來,累積分離主義應該有的能量,等待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來臨。

  1999年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就是“隱性台獨”的產物,他們是知道自己不可能追求一個獨立的台灣國,但是又不願意告訴人民事實,只好換個說法,即暫時接受“中華民國”這個殼,但是仍以台灣國為最終目標,但是也明確地表示,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

  “隱性台獨”最大的一個改變,即“公投”不再是為了改變現狀的工具,而是為了“維持現狀”的防禦性工具,認為要改變目前兩岸分離的現狀,必須經由台灣2300萬人的公投決定。他們刻意地曲解“維持現狀”的真義,就憲法而言,當主張“中華民國”主權限縮時,憲法上的現狀就已經被改變了。所謂“用公投防禦現狀改變說”其實是一種似是而非,自我滿足、自我催眠、不願面對事實的一種說法而已。

  在策略上,“隱性台獨”還發展出了“穩健台獨”或“柔性台獨”等說法。這些台獨主張者,既務實又有期待。他們是務實地認識到整個國際局勢與中國大陸的崛起不可能讓台獨成真,但是他們更期待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例如中國大陸社會的崩解或東亞情勢的結構性變化,這樣他們就有機會實現其目標。

  “隱性台獨”者與大陸的“統一論”者對於“時間”這個因素在兩岸關係可以產生影響的看法有180度的不同。兩者都認為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大陸的統一論者認為,只要中國大陸能夠把經濟搞好,讓台灣經濟對其完全依賴,統一必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倘若台灣不乖,只要收緊兩岸經貿的袋口,台灣必然完全就範。“隱性台獨”者認為,利用教育文化的方式,讓台灣人民無論在主權、歷史、制度上,均認同兩岸已經是一個異己的國家關係。台灣經年累月的選舉也的確給了他們創造台灣國族認同的機會,透過選舉操弄或綠營色彩媒體將中國大陸塑造成一個打壓台灣的他群,用以強化台灣本土的我群意識。他們習慣把兩岸稱之為中國與台灣。他們認為時間拖得愈久,這個異己關係的結構愈鞏固,台灣內部就愈來愈沒有人感挑戰這個結構,未來要打破的代價也就愈高。

  (三)顯性獨台:登堂入室的分離主義

  “隱性台獨”的再一步退後,或者可以說,為了要解除台灣人民對民進黨的根本疑慮,民進黨有可能往“顯性獨台”的方向轉移。“顯性獨台”與“隱性獨台”最大的不同在於如何看待“中華民國”憲法。“顯性獨台”明確地表示,不接受目前的“一中憲法”,認為其是舊時代的遺留物,但是他們可以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不過在政治教育上要拿掉與1949年以前與“中華民國”有聯想的圖騰,他們準備以“中華民國第二共和”自我定位,主張“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領土為台澎金馬,沒有必要再宣佈獨立,也沒有需要再正名,任何改變現狀必須經由台灣2300萬人共同決定。

  “顯性獨台”與“隱性台獨”的差別,在於前者也開始捍衛“中華民國”,在面對大陸,由敵視轉換為和平態度,但是兩岸為“異己關係”的定位並沒有絲毫改變。他們也主張要與大陸發展經貿關係,建立一種互惠而不是歧視、和平而不是衝突、對等而不是從屬的關係。他們可以接受兩岸有歷史、文化、血緣上的關係,但是更希望兩岸能夠從地緣政治、區域穩定、經濟利益等地理與經濟角度的著眼,創造一種所謂的兩岸共生共榮、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在這樣以“地理與經濟利益”為基礎,而非民族發展為核心的異己關係的定位下,統一可以是一個選擇,但不是一個必然的選項,強調現階段兩岸是一個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的個體。他們也可以主張“不統、不獨、不武”:“不統”是堅持“顯性獨台”的基本立場,也是向美日的承諾;“不獨”意指“不宣佈獨立”,因為他們早就認定台灣早已主權獨立;“不武”則是向北京的道德性喊話,凸顯北京的武力粗暴。這些均可能是民進黨未來面對2012年大選的論述。

  (四)隱性獨台:黨格分裂的分離主義

  相對於“顯性獨台”,“隱性獨台”則是一個在論述上充滿邏輯矛盾的主張。一方面不願意否認“一中憲法”,即“中華民國”主權涵蓋全中國;一方面又主張“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2300萬人有決定自己前途的權利。這是一種國格分裂的論述,“一中憲法”內沒有“台獨”的選項,但是“開放自由選擇”就隱含著“台獨”可以是台灣前途未來的選項之一。

  雖然在憲法上,“隱性獨台”維護“一中憲法”,但是在歷史文化教育上卻已經將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從中國史部分抽出,放在台灣史部分。例如目前正在審訂的高中第一學期的“台灣史”部分,單元依次為:早期台灣、清朝統治時期、日本統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當代台灣。在高一第二學期與高二第一學期前半段“中國史”部分,單元依次為:先秦時代、秦漢至隋唐帝國、宋、元、明與盛清時期、晚清之變局、“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當代中國與台海兩岸關係。其中當代中國單元的具體主題為:毛澤東黨國體制的建設和發展、鄧小平格局下的政治經濟發展、中共外交政策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

  在外界眼光看來,馬英九政府毫無疑問的不是個分離主義者,但是在他任內所規劃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竟然出現了分離主義的史觀。新的歷史教科書仍然維持“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依次教學脈絡,沒有更動李登輝時代啟動、陳水扁時代所留下來的同心圓結構。馬政府的歷史教科書雖然沒有明說中國史是否是外國史?但是確定中國史與台灣史並列,兩個是不同的歷史軸線。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是放在中國史,但是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則是放在台灣史的部分,而非放在中國史的部分講授。

  或許北京會感到很高興,因為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在教科書中把中國歷史的正朔地位讓給了北京。在中國史部分,1949年以後的歷史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接續,並在教科書中承認,這是“當代中國”。這反映出台灣目前的主流心態:“不想與你爭正統了,你是你,我是我,中國由你代表,我只是台灣。做生意可以,其他就不要多說了吧”!

  這樣的歷史教科書確定了兩岸是一個異己關係。一個大哉問:“中國史到底是不是我們的歷史”?這個問題也許在教科書上沒有回答,但是在教科書的排序上,卻回答了:中國史從1949年以後不是“中華民國”的歷史,“一邊一國”的史觀已經形成。但是由於國民黨在政綱上仍然沒更動“一中憲法”,因此,我們以“隱性獨台”稱之。另一個比較通俗的名詞就是“偏安”,希望可以承續自己的法統,但是又不願意再與對手爭正朔,滿足現狀的安逸。簡單一句話:得過且過。

  站在“一個中國”的立場,“顯性獨台”、“隱性台獨”、“顯性台獨”所展現出來的心態就是“逃”,“隱性獨台”(偏安)則是“避”,即碰到自我定位問題,能閃就閃,能躲就躲。相對於前三者在主權、治權立場上的明確,偏安者則說不清楚。因此,在論述上,“隱性獨台”不是“顯性獨台”的對手,當“顯性獨台”只要做一件事,即宣佈接受“中華民國”,並向國民黨發出一項質疑,要國民黨說清楚,“中華民國的主權到底是否涵蓋全中國,還是只是限縮在台澎金馬”,它就可以等著看國民黨慌亂解釋、自亂陣腳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