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在面對“統一”議題時,不應迴避,而應勇於面對。在談“統一”時,我認為應有兩個基本出發點,即“統一的方法論”與“統一後的體制”。在方法論方面,北京目前只提出“和統”與“武統”兩種方法;在統一後的體制方面,則提出“一國兩制”。本人在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時,則明確提出“以‘和合’做為和平統一的方法論”及對“統一後的體制”應以孫中山的主張為重要依據。
兩岸關係雖然是屬於雙方的事,但是由於涉及台灣的安全與生存,台灣朝野更應有勇氣與智慧來主動化解兩岸敵意,甚而主動引領兩岸發展的軌跡。北京再次提出“和則兩利、合則雙贏”的“和合”說法,也表示兩岸衝突仍有化解可能,由和平步向融合仍是優先選項。
本人認為,“和合”的落實,就是兩岸在“主權不分裂、治權分立”(分治不分裂)的基礎上簽署和平協議,以結束兩岸長達70多年的敵對,並在相關議題以“治權統合”的方式促使兩岸結構性合作,這應該是讓兩岸不再有對抗、“和合”共處,共同為“和平統一”創造因緣的最佳方法與路徑。
“和合”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佛教的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即被並稱為“和合二聖”,《和合本聖經》已是一百多年來華人教會使用的聖經版本。全球所有華人都會認同兩岸是“和則兩利、合則雙贏”。走向“和合”的方法,與“和合”的結構為何,已是兩岸必須坐下來協商的重要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