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家泉:不要做兩岸統一的“大石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8 00:38:48  


李家泉:論誰是兩岸統一的“石頭” 或“大石頭”,現在還不要言之過早。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不久前,我會見了台灣方面久已聞名的一位大老級人物,自稱無黨無派,他既不看好國民黨,也不看好民進黨。言談中,我感到他似是中間偏綠的人物,對於綠營人物之熟悉,近乎如數家珍。當談到兩岸關係時,他情不自禁地說:“國民黨其實是統一的大石頭。”對於這句話,他沒有作任何說明和解釋,我也不方便追問。他這句話,使我久久地陷入深思,直到我寫這篇文章時仍然如此。

  我的印象,除了外在因素外,總覺得綠營和民進黨是統一的最大障礙,因為它有一個“台獨黨綱”,後來雖以《台灣前途決議文》替代之,但本質上沒有變化,反而進一步強調“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比起“台獨黨綱”,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台獨黨綱”強調的,不過是未來的“方向”,而這個“決議文”則說是這個“方向”已經“實現”了,其問題自然會更多。

  加上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民進黨不僅是“逢馬必反”,而且是“逢中必反”;之所以反馬,也是因為馬是所謂“親中賣台”者,因而處處杯葛。試看,自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從重申“九二共識”,到兩岸兩會恢復運作,再到一次次的“陳江會”和一項項的兩岸協議,那一項沒有國民黨的合作,又有那一項不受到綠營和民進黨的杯葛和反對?又怎麼能說兩岸關係的改善和未來統一,國民黨是“大石頭”而不是民進黨呢?

  當然,在兩岸關係上,我們不是對國民黨什麼都看好,而對民進黨卻什麼都看壞,這不是唯物辯證法。事實上,國民黨將來究竟會怎樣變化,還是一個未知數。同樣,民進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不應完全排除他們將來向好的方面轉化的可能性。

  國民黨內有些不被看好的因素,主要是“獨台”傾向,即“兩個中國”傾向。有一次在電視連線對話會上,一位傾藍學者即曾大聲提醒我說:“你們現在不承認‘中華民國’,以後會後悔的。”他過高地估計了“台獨”發展趨勢的嚴重性,認為“不管如何,‘中華民國’總比‘台灣共和國’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