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泉 |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凡實行政黨輪替的社會,每一個政黨既要接受“執政”的考驗,也要接受“在野”的考驗。經得起考驗的,在野可以轉為執政;經不起考驗的,執政也會轉為在野。這就是唯物主義辯證法。民進黨在所經歷的八年執政中,沒有經受住考驗,政績實在太差,其在野時所提出的“清廉、民主、愛鄉土”口號,上台後全忘了,而是利欲熏心,私字膨脹,導致貪腐橫行,法紀蕩然,社會倒退,最後只能以敗選下台,由執政變為在野。
如今民進黨,處於在野地位,實際是另一種考驗。其黨內有一種流傳甚廣的理論,認為在野乃天然的反對派,無論你執政黨做得如何,我都注定要反對,錯的是錯,對的也錯,反對是我在野黨的“天職”,它是“天然合理的”。這是一種非常錯誤而有害的理論。儘管馬英九在上台後所推行的大陸政策,受到台灣大多數人民的讚賞和歡迎,而民進黨則仍“逢馬必反”、“逢中必反”,搞得台灣社會是非不分,烽火連天,雞犬不寧。這樣好嗎?
我個人認為,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都應該對人民負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時固然要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的監督;在野時也應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的監督。在野黨的責任是,站在人民大眾一邊,對執政黨進行監督,對者應該支持,錯者應該反對,絕不可以不分對錯一概反對。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都應有是非觀,以對人民有利還是不利作為衡量是非的唯一標準。人民是一個群體,有多數和少數、有全體和部分、也有整體和個別之分,一定要區別對待才好。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僅執政黨的一言一行逃不過人民的眼睛,在野黨的一言一行也同樣逃不過人民的眼睛。僅以最近的一件事為例:馬英九提出要求與蔡英文會面,蔡提出的條件之一是,必須取消“國共論壇”,因為它對民進黨的傷害太大。且不說這個條件是不是合理,但我們要問的是:你民進黨知不知道:自己提出的“台獨黨綱”,廢止“兩岸兩會”以及“九二共識”,其對國民黨、對台灣多數人,以及對兩岸十三億人民的傷害有多大?你民進黨對於兩方的對話,從來都是反對有先決條件的,這一回為什麼還沒有對話,就向對方提出“先決條件”?看來自己這一方從來就只有觀察別人的有色眼鏡,而不肯用鏡子照一照自己。
最後,奉勸民進黨諸公,一定要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包括執政期間和在野期間的。自然自稱“民主進步黨”,就一定要名實相符,與時俱進,不要以“民主、進步”為名,而行“非民主、非進步”、甚至“反民主、反進步”之實。人民對民進黨還是有所期待的,但願不要一再辜負人民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