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分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00:28:14


 
  處理一系列重要關係
  是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的主要部分

  上述2010年中國明顯強大以來,中國與一些國家關係的變化,一直受到人們重視,被認為是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但是,實際上中國外交還面臨著另外一些更應受到重視的挑戰,那就是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外交須面對和處理的各種關係的變化。這些關係一直存在,但在中國明顯強大後,更為突出、更為重要。面對和處理這些關係,實際上就是面對和處理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也就是確定並執行中國明顯強大後的外交戰略、政策和策略。這是中國外交面臨挑戰的又一主要部分。

  1、關於成為新興大國與建立新型大國

  中國已成為新興大國,這是整個國際社會公認的不爭事實,中國民眾也為此自豪。但是,新興大國的概念主要是“規模”和“實力”的,即達到或接近原有大國,甚至霸權國家水準,而成為新興大國。實際上,人們都是以與美國實力和影響接近的程度為標準,衡量是否成為新興大國。由此派生出的一個重要現象是,人們都習慣於以美國的政策模式,看待新興大國的政策取向。所以,當中國明顯強大以後,國際社會和中國國內都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外交戰略、政策和策略必將不脫美國的窠臼,並從而必將與美國爭奪世界和亞太地區的所謂領導地位。顯然,這是完全不符合中國實際選擇,以及中國實際發展道路的錯誤判斷。事實已經清楚表明,中國追求的目標,不是成為一般意義的“新興大國”,更不是美國式的“霸權國家”,而是成為新型大國。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新類型的大國,其內涵十分豐富,需要不斷探討、完善。實際上,中國在1949年以來就一直在對之探討中。上一世紀50年代開始,宣導並堅持推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年代宣示並執行“不稱霸”。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更是堅決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進入21世紀後,提出並堅持和平發展。在中國明顯強大後,這種探討勢必更重要、更迫切。儘管關於新型大國的內涵還需要不斷探討、完善,但中國成為新型大國的目標是堅定的,相應的外交戰略、政策和策略的走向是明晰的。中國成為新型大國,符合中國與世界的現實利益、長遠利益,但並沒有現成模式和道路,而必須不斷探索,從而是中國外交面臨的一大挑戰。

  2、關於維護國家利益與保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堅決維護國家利益,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和政策;爭取和保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是1978年中國開始以現代化建設為工作中心、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工作的戰略目標。在根本上,這兩方面是完全一致的。爭取和保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實際上就是中國最重要的,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利益。但在具體操作的層次上,二者有時可能出現相互制約的局面。近年來,在中國明顯強大後,這種二者相互制約的局面有所增加。主要是,隨中國的明顯強大,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現了快速擴展趨勢,無論對國際市場上能源、資源需求的大量增長,對重要國際通道安全的日益重視,還是中國越來越廣泛的各種國際參與等等,不可避免地引發了越來越大量的,與中國民眾、企業,以及政府相關的利益糾紛、摩擦,甚至衝突,成為中國國際環境中不可忽視的不穩定因素。但最引起重視的是,如前所述,近年來中國與某些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主權歸屬爭端,出現增多和激化的趨勢。顯然,在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與一些國家的利益糾紛、摩擦和衝突增多、加劇,這增加了中國爭取和保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的困難,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對於明顯強大後的中國來說,一方面需要始終重視減少、化解與相關國家的利益糾紛、摩擦和衝突,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是,善用增強了的能力和擴大了的空間,而不是對之濫用。這兩方面的落實都非常重要,同時也很困難,特別是善用增強了的能力更為困難,將成為中國外交的重大挑戰之一。

  3、關於承擔更多國際責任與堅持量力而行

  多年來,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在積極參與國際救災、國際反恐等活動的同時,與一些國家,主要是與一些發達國家,在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問題上,一直存在重大分歧。這些分歧在溫室氣體減排問題上有最集中表現。可以預料,在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世界第二,中國明顯強大以後,要求中國在溫室氣體減排及其它方面,更多承擔國際責任的壓力將明顯增加,而且很可能將這種壓力擴大、轉移至更多方面,而形成對中國更廣泛的壓力。實際上,雖然中國的GDP總量已鞏固地居世界第二,但中國人均GDP仍然偏低,僅位於世界第84位(2012年)。所以,中國仍然不可能承擔過多的國際責任。中國可以,實際上也已經對於國際救災、國際反恐、打擊海盜等行動提供更多支持,但對於溫室氣體減排這一類重大行動,仍然必須堅持量力而行。在中國明顯強大後,正確處理承擔更多國際責任與堅持量力而行的關係,將成為對中國外交更突出的挑戰。

  4、關於堅持韜光養晦與積極有所作為

  上一世紀90年代初,面對兩極格局瓦解、冷戰結束引起的國際形勢劇變,以及中國相對嚴峻的國際處境,鄧小平提出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二十字方針。儘管二十年來中國外交的成功與堅決執行這一方針密切相關,但對於執行這一方針的爭論從未停止。爭論集中於對於韜光養晦的認識和執行,包括如何理解、處理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的關係等。2010年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世界第二,中國明顯強大以來,中國國內出現了比以前更明顯、更強烈地要求中國外交改變,甚至放棄韜光養晦,而突出有所作為的情緒。與此相應,國際社會也出現了認為中國已用有所作為取代韜光養晦,作為外交指導方針的判斷。但是,這些情緒和判斷十分錯誤,將對當前和未來的中國外交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韜光養晦不是在中國相對較弱時外交的權宜之計,而是中國作為新型大國要始終堅持的外交戰略方針,其精髓是中國不要成為世界矛盾的焦點,不要把世界矛盾的矛頭引向中國。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從來是辯證統一的,而不是對立、割裂的。二者不僅在爭取和保持中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這一國家根本利益上是統一的,就是在具體執行層次上,二者實際上也是統一的,即只有有所作為,才能真正實現韜光養晦,而不是如很多人從字面理解的那樣,二者是對立的。在中國明顯強大後,繼續堅持韜光養晦,如前所述,肯定更加困難,但也更加必要。正確處理堅持韜光養晦與積極有所作為,已經是並將繼續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的核心內容之一。

  幾點結論

  1、中國明顯強大後,世界不同類型國家與中國的關係都發生,並將繼續發生變化,主要原因在於它們對明顯強大的中國有著不同程度的疑慮。主要是,它們認為明顯強大的中國外交具有不確定性。這是中國外交面臨挑戰的主要部分之一。

  事實表明,中國明顯強大以來,世界上不同類型國家與中國關係的變化,源於它們對明顯強大的中國不同程度的疑慮。這些疑慮集中於它們所認為的中國外交的不確定性。雖然它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並不認為中國已經構成對它們的現實威脅,但由於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以及發展速度都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致使它們對強大後的中國,在世界上將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即將扮演甚麼角色、發揮甚麼作用,必然有明顯的不確定感,並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疑慮,導致它們與中國關係變化,成為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的主要部分之一。

  2、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外交中一系列必須正確處理的重要關係,更為突出,成為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的主要部分之一。

  中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又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共同導致了如前所述的中國外交必須面對、處理的一系列重要關係。特別須重視的是,中國的明顯強大,促使這些關係的重要性和複雜性都更為突出。雖然這些重要關係的內涵各不相同,但在根本上都是中國外交與中國發展關係的表現,是中國外交與中國國家戰略目標關係的表現,也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整個歷史時期中,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的表現。從1978年中國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以及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就一再強調外交必須為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為爭取和保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服務。在2013年10月中共中央召開的“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明確強調了做好外交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這些,為正確處理明顯強大後中國外交面臨的重要關係,明確了方向,提供了基礎。正確認識、處理上述重要關係的重要性、複雜性,決定了這必然是當前和未來時期,中國外交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3、中國明顯強大後,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中國如何與世界相處,更加重要,更加複雜,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

  如前所述,所謂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即中國準備在世界上扮演甚麼角色,發揮甚麼影響。這歷來是中國外交戰略、政策和策略的基礎,並對之有決定性影響。在世界和中國自身發生重大變化時,這種影響尤為突出。1978年以來,關於中國外交的幾次大爭論,儘管引發的原因和爭論的內容各不相同,但實際上都是關於在世界和中國自身發生重大變化後,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的爭論。中國明顯強大及其對世界的重大影響是六十多年來世界和中國自身同時發生的最重大、最深刻變化,其影響將比此前幾次變化更加突出。在很長歷史時期中,雖然中國是大國,但大而不強、大而不富。現在中國明顯強大起來,世界和中國都有很多不適應之處。這導致中國在世界上如何自處、以及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問題更加重要、更加複雜,從而成為中國外交面臨的最主要挑戰。不僅因為其自身十分重要,而且因為如前所述,對於中國外交面臨的其它挑戰,都有深刻影響。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2月號,總第19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