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中華聯手穩定東亞
--北京所需要下的一著大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9 11:40:54  


 
  從迫切解決共同問題這個角度出發,尤其是解決台灣未來幾年的經濟問題,很有需要港台盡快簽訂CEPA。近月來,台灣內部已經有意見要撇開名稱的計較,與大陸簽訂CEPA,可見台灣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問題的迫切性。最近消息傳來,談判即將展開。但是台灣與大陸簽訂CEPA,始終有各種政治障礙,難以很快成事。拉拉扯扯,最關鍵的幾年又過去了,2012又要“總統”大選,如果經濟沉痾不癒,難保民進黨又再上台,夜長夢多。

  但是台灣和香港同是獨立關稅區,從來都沒有誰從屬誰的問題,也與統獨無關,彼此都有較大的意願盡快加強經貿合作;而且人脈關係密切,市民之間感情深厚,利益重覆點多,比較容易很快談妥和落實。退而求其次,只要雙方有誠意和決心,一攬子不好談,可以斬件一宗一宗談,談妥就立馬上,也能解決問題。只要港台CEPA框架設立了,台灣的許多產品和服務,都可以不同的辦法,通過香港與內地之間的CEPA,暢通地進入大陸市場。大陸的資本,也可以香港公司名義,進入台灣。香港作為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跳板,自然也不愁機遇,不說別的,光是大量大陸與台灣企業在香港註冊和上市,兩岸股民都可自由買賣,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便更加鞏固,提供不少優質就業機會。再說,港台簽了CEPA,絲毫不妨礙台灣跟大陸再簽,更有可能以港台CEPA文本和談判及落實的經驗作為參考,兩岸CEPA談判和落實會更加順利。無論如何,一場國際經濟災劫,在兩岸三地的緊密合作之下,不但可以化解於無形,而且彼消此長,更加提高香港和台灣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

  北京應大處眼下大棋

  現在東盟十國同樣要面對這特大經濟危機和漫長的經濟蕭條,因而都會不約而同的通過“東盟10+1”機制加強與中國的經貿聯繫,組織自由貿易區。香港現在還未正式包括在“東盟10+1”這機制之中,但一定很快會進入,因為不進入便會吃虧。如果到時台灣與大陸和香港的經貿關係還未理順,孤零零的邊緣化在外邊,有如雪上加霜。

  由於以往歷史的原因,港台與東盟國家的傳統關係同樣非比尋常。只要台灣與香港趕快簽了CEPA,在這框架底下,港台更可攜手擴張東南亞市場。因為本著“睦鄰、安鄰、富鄰”的出發點,以中國的立場,為己為人,她於穩定了自己內部經濟形勢之後,也要千方百計的穩定東盟以至東亞的經濟,成為全球漫長不景氣中的唯一增長地區。港台這方面的努力,需要得到大陸的鼓勵和實質性的幫助。

  相對於東盟而言,香港和台灣各有優勢:香港強於金融和服務、台灣強於工業和研發。彼此不但並無競爭,更互相配合、互相增益。港台攜手南進,有如兩翼齊飛,相得益彰。與內地企業比較,港台企業在關係上和文化上,都較容易融入,和較少疑忌和抗拒。通過港台企業的整合,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將更順暢和更有活力。

  東盟10+1總人口達18億,GDP超過3萬億美元。加上日本、韓國的東盟10+3,總人口達20億,接近全球人口的30%,GDP超過6萬億美元,已經足以與美國、歐盟鼎足而三,但還是老么。再過10年,彼消此長,以中國為主導的東亞經濟即便不是第一,起碼也不會是第三。因為這次經濟蕭條對美歐經濟打擊太嚴重,東亞世紀將提早來臨,而中國世紀也將為期不遠。

  我一向認為,兩個政治實體要合而為一,一定需要一個彼此不能不合的原因。打敗了仗是一個常見的原因;被長期封鎖,水盡糧絕,撐不下去,只好投降,算是和平解決。但是今天大陸兩者都不取,爭取的不光是和平統一,而且是心悅誠服的和諧統一,這要求一個十分能鼓動人心的共同目標,在這共同目標之下,通過共同努力,在不斷緊密合作的過程中,眾志成城,統一自然眾望所歸,水到渠成。

  按道理說,兩岸同一血脈,民族復興應該是一個十分令人振奮的兩岸共同努力目標。但是這宏觀因而對一般老百姓來說顯得虛無飄渺的宏偉大目標底下,還須有一些同樣能凝聚共識,同時有短期和實際利益的合作項目。從這角度看,兩岸攜手渡過經濟蕭條,並且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和在東亞地區的地位,是一個能讓台灣同胞能立竿見影地在過程中享有實惠的戰略措施。對整個中國來說,聚合地區力量,共同維持地區和平和穩定,是促進地區各國持續繁榮和發展,以及中國自身的持續繁榮和發展,達到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因此,際此國際經濟風雨交加,大陸、台灣、香港這大中華力量聯手穩定東亞局面,既是“睦鄰、安鄰、富鄰”於這關鍵時刻的重要手段,同時更是促進和平統一的重大舉措。一舉而數得,是北京下這一著大棋的時候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12月號,總第132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