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草原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郭艶玲 |
|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在5日的“代表通道”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草原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郭艶玲代表回答了記者有關脫貧攻堅的提問。郭艶玲表示,內蒙古的脫貧離不開農業科技人員的付出。作為一名基層的農業技術員,她將繼續腳踏實地,為種子安全掌握在自己手裡而努力,為鄉村振興而奮鬥。
“去年,內蒙古所有的貧困人口脫貧摘帽,這一成績79%來自於也歸功於產業扶貧,這裡也凝結著我們全區16000多名常年活躍于田間地頭的農技人員的辛勤付出。”郭艶玲分享了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土豆種子論粒賣。種子是農業的命根子,把種子安全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裡,一直是“郭艶玲們”努力的方向。烏蘭察布被稱為“中國薯都”。過去烏蘭察布的馬鈴薯種子論斤賣,一畝地收入幾百元。現在通過芽苗組培,生產出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論粒賣,一畝地收入兩萬多元。全市一年可以生產原原種5億多粒,不僅自給自足,還銷往全國各地,年收入可以達到1.5億元。小土豆成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當地農民經常說這段話,家家都種山藥蛋,山藥開花結圪蛋,土圪蛋變成金圪蛋,年年收入兩三萬。
第二個故事是脫貧路上的“泥腿子”。脫貧攻堅的路上也離不開這樣一大批的“泥腿子”。有一年,郭艶玲做了十餘個品種的燕麥試驗,從整地、播種直到田間管理,不敢有絲毫馬虎。正當麥穗健壯成長時,一場暴風雨瞬間把它們打倒在地,郭艶玲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那可是她用心去呵護出來的生命啊。一次次的失敗,換來了一個個有價值的數據,帶來了一項項新技術、新品種。正是有這樣一大批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經得住日曬,住得慣草棚,喝得慣涼水的“泥腿子”,為農牧民、為農牧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助推農牧民脫貧奔小康。
郭艶玲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作為一名基層的農業技術員,也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她將和全國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一道,始終腳踩泥土,繼續奮戰鄉村振興,力爭讓農牧民用更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中評社報道組:沈而忱 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