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京杭大運河於2022年4月28日實現全線通水,這是100年來大運河首次全線通水。這次大運河貫通補水於4月14日啟動,在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基礎上,位於河北磁縣的嶽城水庫開閘,位於山東德州的潘莊引黃渠首加大流量,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據水利部介紹,本次補水預計可提供補水量5.15億立方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新疆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大運河全線修通,明代朝廷下令罷海運及陸運,專事河運,南來的漕船經南運河進入天津,在三岔河口轉入北運河,將糧食、綢緞、建材等直接運送至北京,其時河上槽船曾多達1萬余艘,船工最多達12萬人,天津也隨之而興。
至清朝後期,北運河由於上游來水減少,河道淤積,加之陸路、海運交通的發展,逐漸失去漕運功能。南運河的航運仍然維持,新中國成立初期,從天津乘船仍可達河南新鄉。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航運萎縮,1982年德州航運局撤銷,天津的運河航運業才隨之消失。
大運河從誕生、發展到中斷,與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交織持續近兩千年,對中國歷史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運河歷史悠久、工程浩大,是一處兼具實用功能和歷史文化意義的活態遺產。大運河具有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河航運、生態景觀等功能。然而受歷史演變、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20世紀初大運河開始出現斷流。大運河黃河以北段存在水資源嚴重短缺、河道斷流、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突出問題。即便是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相繼進行了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公里。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公里河段,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
從中國地圖上粗略看去,長城與大運河所組成的圖形正好是中國漢字中一個最重要的字——人:長城是陽剛、雄健的一撇,這運河是陰柔、深沉的一捺。大運河和長城不一樣,長城如今已經沒有實際用途了,而大運河現在仍在發揮重要作用。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使用年代最久的人工運河,全世界沒有一條運河比大運河還要長,無論是歷史還是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