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確立大食物觀 確保糧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9-05 00:02:30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聯組會時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民以食為天,人類生存的根本前提是吃飽肚子,在此基礎上才能追求吃得好和吃得健康。大宗糧食作物的安全供給是大食物觀的核心基礎,沒有大宗糧食作物的安全供給,大食物觀就無從談起。中國14多億人口,每天要消耗70萬噸糧食、9.8萬噸食用油、192萬噸蔬菜和23萬噸肉。預測到2035年中國玉米、大豆消費總量分別將比2020年增長16%和9%,肉類、禽蛋、乳製品、水產消費預計分別增長24.7%、10.4%、32.6%和10.0%。因此,在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的實踐中,必須防止忽視主要糧食作物的傾向,必須把確保糧食持續穩定供給作為第一要務,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

  食物生產涉及千家萬戶的一日三餐,食物供給的最高目標就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美味佳餚和健康長壽的各種需要。目前隨著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總體上進入了食物更多樣、更營養、更安全的新階段,居民的食物營養結構以及能量、脂肪、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的攝入量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動物脂肪量、動物性蛋白量仍遠低於發達國家。面向未來食物消費需求變化趨勢,傳統的食物供給體系已難以滿足人民生命健康的迫切需要,必須全方位、多途徑開發多元化食物資源,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食物安全問題是一個涉及社會、經濟、科技、政策、體制等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完善政策法規體系,由此為大食物觀的貫徹落實提供重要保障。

  從農業資源稟賦看,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育全球近18%的人口,註定了中國糧食和食物的供求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

  從中國糧食安全現狀看,現階段中國的糧食安全,是在口糧安全和能量安全的基礎上,保障營養素供應的安全。告別了吃不飽飯的歷史,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體現在吃的問題上就是更加豐富多樣、營養健康的食物供給。

  面對這一形勢,如今提出大食物觀,就是要放眼整個國土資源,依靠現代科技驅動,通過廣泛開發國內食物資源,以此拓寬食物來源,增加食物總量,在牢牢端穩中國飯碗的基礎上繼續發力,遊刃有餘地應對國際新變局。在新時代,大食物觀的深刻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