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1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系統闡述了中國在網絡發展方面的立場和觀點。這是中國網絡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在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白皮書的發布,既是對中國網絡發展成就的歷史性總結,同時又為中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
互聯網絡的誕生,不僅催生了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而且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互聯網絡建立了一個虛擬的空間,從而使人類文明的發展形成相互交叉同時又相互促進的兩個維度。發展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是中國制定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是中國未來發展所面臨的難點和重點。
首先,互聯網絡具有先天局限性。正如一些網絡專家所指出的那樣,人們普遍使用的互聯網絡實際上是美國的“因特網”。早在上個世紀,迫於國際社會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在網絡資源配置方面作出重大調整,將美國政府牢牢控制的互聯網絡交給所謂中立機構加以管理。但是,由於互聯網絡資源配置系統仍然掌握在美國手中,美國隨時可以在資源分配方面向本國傾斜,因此,網絡資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現象日益嚴重。
美國向其他國家發動戰爭,最先採取的措施是切斷網絡信息傳輸渠道,使相關國家出現信息孤島。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伊拉克中央政府使用信息網絡指揮軍隊的時候,政府官員赫然發現,伊拉克互聯網絡徹底癱瘓。這是因為美國關閉了服務器中通往伊拉克的所有渠道按鈕,伊拉克成為無法使用互聯網絡進行信息溝通的國家。慘痛的歷史教訓表明,如果在互聯網絡硬件建設方面缺乏自主性,那麼,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