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國海關總署4月13日發布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這是在許多國家外貿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國交出的成績單。
中國外貿出口之所以持續增加,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2022年下半年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中國出口速度放緩,為2023年對外貿易反彈留下空間。第二,中國政局穩定,經濟復甦,為對外貿易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中國高質量發展戰略發揮作用,新能源汽車等具有競爭力的工業制成品海外銷量增加。第四,中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實行雙輪驅動,鼓勵出口的同時增加進口。中國在農產品和能源原材料進口方面力度加大,在出口方面實行多元化戰略,不僅維持與傳統地區的貿易關係,而且借助於“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和《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協定》生效的良好契機,增加對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出口,中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第五,中國出口產品附加值提高,出口總額持續增加。中國在汽車電池、電動汽車、光伏發電設備、風力發電設備方面積累了知識產權,在出口價格方面具有明顯的話語權,中國一些數字化產品包括中國電動汽車出口,不僅實現貨物出口,而且實現“標準出口”。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它說明中國在傳統貨物貿易發展的同時,通過增加附加值,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擴大了國際市場份額。
對外貿易持續發展,標誌著中國工業製造戰略規劃是成功的。中國通過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使中國從一個傳統的工業化國家,迅速變為數字工業化國家。中國出口的許多電子產品和大型裝備都已經實現了數字化。中國企業不僅負責設備製造,而且提供售後服務。由於採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中國許多大型裝備製造企業,可以在千里之外對大型裝備使用狀況進行監督控制,對大型裝備使用中出現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
表面上看,中國在貨物貿易領域實現持續增長,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中國在工業製造領域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實現了工業制成品的數字化,從而使中國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