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11月28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吸引全球目光。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開幕式和全球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強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鞏固和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
考慮到在舊金山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美國總統主持召開所謂的印度洋太平洋經濟框架成員會議,通過所謂供應鏈的決議,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國旨在建立一個相對封閉的供應鏈體系,將中國排除在外,而中國通過舉辦博覽會,建立開放的供應鏈系統,服務於全球。
產業鏈和供應鏈競爭是美國挑起的競爭。所謂產業鏈,是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所形成產業鏈條。在產業鏈競爭中,中國具有絕對的優勢。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對外貿易國家,也是製造業門類齊全的國家,還是人口最多的消費國家。離開中國這個重要的消費市場,任何工業製造國家都很難建立成本低廉的產業鏈。當美國決定對中國實施芯片出口禁運措施的時候,美國芯片產業哀鴻遍野,美國的戰略盟友韓國、日本因為執行美國芯片出口禁運政策損失慘重,韓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日本經濟復甦曇花一現。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在產業鏈競爭過程中,如果離開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工業電子消費市場,美國精心打造的產業鏈高墻將不攻自破。
供應鏈是指主要產品生產零部件的供應鏈條。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產品的零部件眾多,單純依靠少數國家或者少數地區生產所有的零部件,必然會導致產品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下降。實現主要零部件製造國際分工,充分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對於降低產品的製造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美國已經意識到,建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產業體系損人而不利己,因此,他們決定建立供應鏈體系,將中國排除在外。按照美國政府的設想,只要中國不參與主要零部件的製造加工和銷售,中國工業現代化就會止步不前,中國製造業就會遭受重創。可是,美國沒有意識到,中國是一個工業製造門類齊全的國家,依靠中國自己的工業體系,完全可以建立獨立的供應鏈。其他國家的企業拒絕與中國開展合作,就意味著失去了重要的零部件採購市場。這對於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極為不利。
可以這樣說,在產業鏈體系建設過程中,中國具有足夠的“消費紅利”,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忽視中國的存在。在供應鏈體系建設過程中,中國具有足夠的“製造業紅利”,如果拒絕採購中國的零部件,要想降低產品的製造成本,提高企業效益非常困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精心建造的所謂供應鏈體系,只不過害人害己,如此而已。
中國之所以參與國際分工,不是因為中國缺乏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而是因為中國充分意識到,衹有參與國際競爭,在國際大市場中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才能不斷提高競爭能力,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