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英國《金融時報》7月16日發表文章,強調美國消費者對經濟信心迅速減弱,“他們越來越擔心通貨膨脹,對美國經濟復甦前景感到悲觀”。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創造就業崗位,而是(美國聯邦政府)能否扭轉和終止不斷加速的通貨膨脹。”
或許是為了表明這份調查報告的權威性,美國財政部2021年7月16日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持續減少,已經連續三個月減少持有美國國債。日本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也在不斷減少持有美國國債。
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持續增加向美國的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須指出的是,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從本質上來說是貨幣問題。雖然中國向美國增加出口一定程度上減輕美國通貨膨脹壓力,但是,只要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繼續發行貨幣,那麼,美國通貨膨脹就一定會不斷加劇。
通貨膨脹是一個貨幣問題。這是一個基本的經濟學常識。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就在於濫發貨幣。可是如今,美國除了發行貨幣,支持美國聯邦政府龐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之外,似乎沒有其他選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擔任美國財政部長前夕,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明確表示,美國聯邦政府將不會關注就業的問題,美國有可能會突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長期控制的2%通貨膨脹率。這位美國財政部長的講話,已經給美國通貨膨脹埋下伏筆。
為了支持美國聯邦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美國除了發行貨幣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轉圜的餘地。可是,發行貨幣必然會增加通貨膨脹壓力。中國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向美國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但是,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不可能完全無視美國的通貨膨脹,對外貿易中一定會採取各種措施,規避國際匯率風險。美國要想通過對外貿易,將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轉移到其他國家,將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
美國財政部長如今正“走鋼絲”。如果要求自己昔日的同行繼續發行貨幣,以支持美國政府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那麼,美國通貨膨脹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如果默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實施新的利率政策,緊縮銀根,那麼,美國經濟大廈將會轟然倒塌。
現在美國所面臨的處境與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當時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飛赴北京,希望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支持美國赤字財政。中國政府作出了重大選擇,從而導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極大困難,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迅速上漲,中國人民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承受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歷史教訓值得注意。中國再也不會支持美國的赤字財政,不會為美國信用膨脹所造成的危機付出代價。不管美國採取怎樣的策略,中國都將與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
中國與美國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是中美“脫鈎”。中美經濟高度融合,中國企業在風險控制基礎之上,可以繼續加強與美國的貿易合作。但是,在金融領域,中國一定會提高警惕,防止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波及中國,從而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
事實上,中國已經未雨綢繆,採取預防性措施,確保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經濟不會遭受巨大衝擊。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決定調整利率,將存款利率下降0.5%,釋放上萬億元的資金。這對於解決中國市場流動性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換句話說,為了防止美國通貨膨脹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壓力,中國已經調整貨幣政策,確保中國國內經濟發展不會因為貨幣緊縮政策而受到影響。當然,如何評估中國人民銀行的利率調整政策,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人民銀行積極作為,目的就是要爭取主動,防患於未然。
其次,中國必須充分意識到,美國信用經濟即將破產。儘管這是一個長周期的概念,但是,中國必須未雨綢繆,逐步減少購買美國國債,從而確保中美關係出現劇烈變化之後,中國不會遭受重大損失。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面臨兩個方面的風險:一個是美國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風險;一個是中美關係惡化的政治風險。如果美國拒絕向中國支付利息,單方面違約,那麼,中國利益將會遭受重大損失。儘管中國一些學者言之鑿鑿,美國不會因小失大,不會對中國單方面宣布違約,但是,中國必須作最壞打算。只有減少購買美國資產,才能防患於未然。
第三,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是中國企業的自主選擇。但是,中國企業到美國上市,涉及中國發展戰略問題,涉及中國國家安全,因此,必須嚴格審查。
美國之所以吸引中國網絡平台企業到美國上市,當然不是為了向中國網絡平台企業注入資金,而是希望借此機會,依照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迫使上市公司交出審計原始文件,掌握中國消費數據和生產數據。
如果中國網絡平台企業將自己所掌握的地理數據和消費數據交給美國證券監管機構,那麼,中國在數字經濟競爭中將會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
當務之急是要採取果斷措施,嚴格禁止中國平台企業將掌握的消費數據和中國地理數據轉移到境外。如果中國網絡平台企業負責人為了個人利益,以身試法,那麼,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總而言之,中國必須嚴格依法監管資本跨境流動,對網絡平台企業的數據實施嚴格管理。即將實施的數據安全法,是加強對網絡平台企業數據監管的重要法律。相信國家決策機構會審時度勢,建立科學的網絡信息監管機構,徹底整合我國現有的網絡信息監管部門,依照法律規定對申請到美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企業的數據庫實施有效監管。
第四,美國發生通貨膨脹,必然會給各國帶來嚴重影響。中國必須對外匯儲備實施徹底盤點,逐步減少美元外匯儲備。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必須擁有美元外匯儲備。聯合國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因此,中國對美元外匯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但是,對美元的需求和美元外匯儲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國必須改革當前外匯管理制度,不能因實行結匯制度導致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存儲大量美元外匯,中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急劇增加。
中國對外貿易出口,不是為了追求貿易順差,增加美元外匯儲備。中國實行進出口平衡的貿易政策,因此,中國外匯監管部門一方面應當鼓勵個人儲備外匯,減輕國家外匯儲備壓力,另一方面應當引導貿易企業盡可能地利用美元外匯購買美國資產,將美國貨幣轉化為美國商品,這對於減少通貨膨脹帶來損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外匯監管機構和商業銀行可以設立專門的機構,引導中國外貿企業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中國外貿企業出口賺取美元外匯,不會因為美元大幅度貶值而遭受巨大損失。
第五,中國在美元外匯管理使用方面,必須有新思維。各自為政的監管機制,可能會導致中國在應對美國通貨膨脹壓力過程中難以及時作出反應。國家可以成立專門的小組,針對美國貨幣政策變化情況採取一系列有效應對措施。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可以考慮針對美國貨幣政策走向,制定一攬子解決方案。總而言之,絕對不能等到美國通貨膨脹呼嘯而來,美元大幅度貶值給中國造成巨大損失之後,中國亡羊補牢。
第六,中國是否應該拯救美國經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美國經濟與眾不同,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美國經濟變成信用經濟,出現了嚴重的空心化和虛擬化。美國資本市場高速凱歌,恰恰說明美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巨大的泡沫。中國必須與美國資本市場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購買美國私募基金而遭受巨大損失。過去中國不了解美國資本運作規律,購買美國私募基金損失慘重。這樣的歷史悲劇不能重演。中國必須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市場,規避風險,而不是火中取栗。中美關係不斷惡化大背景下,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操作,都可能會被政治化。因此,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以及主權基金經營機構絕對不能冒險行動,而應該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確保中國主權基金經營不會遭受重大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