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防疫記者會(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評論員 束沐)近期香港第五波疫情從高位回落,持續三個多月的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即將鬆綁,廣大企業和市民對恢復日常經濟活動的訴求日益熾烈,下個階段香港防疫何去何從,再度成為焦點。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對疫情反彈務必高度警惕、充分預備,最關鍵在於善用、盡用中央援港資源,在維持“三減”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科學精準、分層穩健實現“動態清零”目標。
第五波疫情給香港帶來慘重代價,對全國防疫大局造成嚴重影響,教訓不可謂不血淋淋。猶記得2月底至3月初,香港每日新增病例高達5萬餘人,醫院急症室如同人間煉獄,民間恐慌性搶購潮迭起,養老院等高危場所幾乎全部淪陷,更有大量染疫“黑數”在社區肆意遊走。缺醫護、缺病床、缺藥品、缺基層人手、缺隔離設施……香港防疫之被動前所未有,醫療體系和公共服務系統也瀕臨崩潰邊緣,香港社會安全穩定一度面臨重大風險隱患。
所幸在中央和內地有關方面的協調、支持下,在香港各界愛國力量的動員、配合下,一方面全力保民生、保物流、保供應,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不亂,一方面以極高效率援助調集藥品、口罩、方艙等最緊缺抗疫資源,派出多批醫護及檢測隊深入抗疫第一線,極大程度緩解香港醫療壓力,幫助許多香港市民在不得已情況下自救自愈。最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向香港派出多批防疫專家組,提出“三減少、四集中、一優先”的階段性目標,為香港渡過第五波疫情最艱難的時期提供了思路上的指導。
當前,特區政府、防疫團隊、醫療體系以及社會各界,應該抓住近一段時間第五波疫情逐步下行、醫療壓力相對舒緩的寶貴窗口期,認真總結各方面經驗教訓、用好用盡各項援港資源,堅持既有抗疫方針策略不動搖,一手必須以未雨綢繆、厲兵秣馬、嚴陣以待之姿迎接隨時可能出現的第六波疫情反彈,另一手必須要結合疫情演變形勢與香港經濟社會實際,分層次、分步驟接近乃至達到“動態清零”狀態,兩手都要硬。對此,我們提出以下三點主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