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日歐配合美國施壓 干涉中國內政
http://www.CRNTT.com   2021-05-30 00:01:09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5月27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與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談,會談後發佈的聯合聲明同樣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台灣問題。”這與4月中旬日美領導人會談的表述以及此前G7外長會議的聯合聲明如出一轍,明顯表明雙方在刻意配合美國對華施壓,干涉中國內政。5月26日,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在與歐盟方面會談時,也同樣提及台灣問題,再次鼓噪讓台灣參加世衛組織及世衛大會。這些舉動清楚顯示,美日歐正在台灣問題上加大干涉中國內政的力度,企圖以此來迫使中國改變既定的對台政策。

  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兩岸勢必走向統一,無論外部勢力如何干預和介入,都不可能改變這一大趨勢。美國和日本實質提升對台關係也好,美國加大對台售武力度也罷,包括法國參議院以0票反對通過撐台決議,除了使島內的“台獨”勢力受到“鼓舞”以外,絲毫不可能動搖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的決心。

  新中國成立後,中日之間很長時期沒有任何官方聯繫管道,更沒有任何官方往來,根本癥結就在於台灣問題。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都是因為日本和美國均承諾將在台灣問題上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中日兩國得以恢復關係正常化,是因為其時的田中政府接受了中國政府對此的一貫立場,即復交三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謂“日蔣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應予廢除。

  中美雙方雖然從1972年通過尼克松訪華就開始了官方往來,隨後還在雙方首都設立了聯絡處這一外交機構,但建交卻還是滯後了好幾年,根本問題還是在台灣問題上,因為華盛頓還無法下決心“拋棄老朋友”。1977年上任的卡特政府經過慎重的利弊權衡,最終接受了中方堅持的建交三原則,即斷交、廢約(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和撤軍,中美建交由此才水到渠成。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