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巴西勞工黨候選人、前總統盧拉戰勝自由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博索納羅,當前新一任巴西總統。在已經統計完畢的98.81%選票中,盧拉得票率為50.83%,競爭對手的得票率為49.17%。這標誌著這位新當選的巴西總統,要想在未來的執政中,贏得多數人的支持,還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
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區最大的國家。巴西的政治走向反映拉丁美洲國家的政治形勢。上個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實行新自由主義,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一度快速增長。可是,隨著外國資本大舉湧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抗議遊行示威罷工浪潮風起雲湧。
西方國家資本撤出之後,拉丁美洲國家很快陷入困境。失業率快速增加,政治持續動蕩。拉丁美洲國家政治領袖聚集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召開史無前例的聖地亞哥會議,探討拉丁美洲的未來。會議得出的結論是,新自由主義不適合拉丁美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必須走玻利瓦爾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必須把重要資產牢牢地掌握自己手中。會議結束之後,拉丁美洲國家民主選舉,左派領袖紛紛上台執政,拉丁美洲出現了鐘擺效應。
作為拉丁美洲國家最大國家,巴西在民主選舉中,左派領袖上台執政。盧拉深刻批判“華盛頓共識”,實行自然資源國有化,提出均貧富的主張,得到了巴西中低收入階層廣泛支持。可是,隨著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社會治安惡化,美國情報人員迅速進入巴西,支持反對派領袖卷土重來。盧拉和他的接班人被指控為貪污犯罪分子,必須接受司法機關的審判,巴西重新回到資本主義時代。
巴西右派上台執政之後,並沒有改善人民的生活。隨著重大疫情蔓延,巴西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開始反思巴西的政治選舉制度,希望巴西左派領袖重新執掌政權,帶領巴西人民走出困境。盧拉之所以能夠在選舉中贏得勝利,不是因為他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政治主張,而是巴西的經濟狀況十分糟糕。人們希望盧拉力挽狂瀾,解決巴西深層次的問題。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盧拉不可能在短期內,充分滿足巴西中下階層的願望。這一方面是因為巴西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巴西右派執政期間實行私有化政策,如果重新實行國有制,沒收企業的財產,巴西有可能會出現劇烈的政治動蕩。歷史經驗教訓提醒巴西總統盧拉,必須在私有化問題上小心從事。另一方面,巴西作為拉丁美洲國家重要的經濟體,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拉丁美洲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在拉丁美洲國家普遍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巴西要想發展經濟,必須另辟蹊徑。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位總統似乎還沒有組建專業團隊,仍然依靠傳統意識形態號召人民。如果不能改善巴西的經濟狀況,解決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問題,巴西有可能會出現新的政治動蕩。
玻利瓦爾社會主義表面上看是社會主義,但本質上是高度重視分配的福利主義。巴西左派領袖和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的左派領袖認識到,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中下層居民的收入水平,確保他們安居樂業。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企業,大量資源掌握在少數壟斷寡頭手中,那麼,政府要想改善人民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拉丁美洲國家的左派領袖上台執政之後,“第一把火”通常是,實現自然資源的國有化。但是現在看來,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兼顧效率和公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不可能滿足中低收入階層居民的需要,當然也不可能帶領國家走出經濟發展的泥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