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企應從贊比亞煤礦騷亂吸取教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6 00:04:22  


 
  表面上看,這次衝突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要是工會工作不力,沒有及時把已經達成的協定通知工人。但實質上,衝突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企業與員工平時積怨甚深,稍微的一點意外情況,就成為釀成騷亂的導火索。其實,早在2010年10月,科蘭公司就曾發生過惡性刑事案件。當時,科蘭公司的非洲工人不滿薪資待遇,舉行示威遊行,進而演變成騷亂,兩名中方管理人員向示威工人開槍,造成12人受傷,隨後贊比亞以“謀殺未隧”罪名起訴上述兩名中方人員。

  所以,這次科蘭公司再次發生騷亂事件,其實有著相當的必然性。這與中資企業日常經營中的不規範有著很大關係,主要是法治觀念淡薄;對工人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勞保福利等問題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工會的強大力量等等。其實,在贊比亞的其他中資企業也曾發生過騷亂事件,如中企Chambishi銅礦就曾因勞資糾紛引發過暴亂,工人指責企業只關心利潤,不關心工人利益。有關人員曾對合眾國際社的相關報道進行過統計,結果顯示,至2007年6月12日,關於非洲中資企業人權問題的報道就有2147篇;關於勞工問題的相關報道有1582篇;關於腐敗問題的報道有1408篇,涉及環境問題的報道有1655篇。顯然,在非中資企業不規範經營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事實上,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寬一點,不僅在贊比亞,也不僅在非洲,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中資企業普遍面臨這方面的問題。2006年在秘魯的中資鋼鐵企業兩度發生大規模的罷工潮,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關注。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企業沒有按收購時的合同要求,進行技術改造,改善工作環境,結果造成事故頻繁發生。此外,工人對合同工與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也極其不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