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中日韓三國首腦上月在中國成都舉行了峰會,以協調三國在推動亞洲經濟發展、促進亞洲地區穩定中的作用。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成都出席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強調三國互為重要發展夥伴,經濟互補性強,產業融合度高,已形成事實上的經濟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強化務實合作,打造夥伴關係,實現互利共贏。中日韓三國要重視海洋塑膠垃圾帶來的挑戰,加強監測方法和防治技術交流,推動開展海洋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環境、極地生態環境影響的科學研究。中國建議三國聯合發起“中日韓藍色經濟合作倡議”,以促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資源高效利用、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積極打造藍色經濟合作平台,促進亞洲地區持久和平與穩定。
通過加快自貿談判,早日建成更高標準的自貿區,進一步深化三國經貿合作,完善地區供應鏈,積極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安排,實現更高水準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共同應對當前世界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
韓國總統文在寅提出以東北亞鐵路共同體為開端,實現能源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和平與安全體制,以推動東北亞地區一體化進程。
中日韓三國作為東亞經濟的中堅力量和區域合作的主要推動力量,應進一步加強緊密合作,發揚同舟共濟精神,在保持各自發展上升勢頭的同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繼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20年來,中日韓三國不斷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共同發展。已建立了21個部長級會議和70多個對話機制,成為三國深化合作的主要平台。三國貿易額從1999年的1300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7200多億美元,經濟總量在全球占比從17%提升至24%。三國合作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引領區域一體化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繼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日本提出了“印度-太平洋構想”,韓國提出了“新北方和新南方政策”,三國政策都有一個共同點:旨在連接大陸和海洋,促進全球的和平與繁榮,推動亞洲經濟增長,促進亞洲一體化進程,實現亞洲持久和平。
因此,中日韓三國應進一步有效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積極提升三國間貿易投資合作水準,不斷拓展三國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深化三國間全方位互利合作,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努力打造自由、公平、透明和穩定的貿易投資環境,加大開放力度,積極發揮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力爭達成全面、高品質、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實現整體振興與共同發展。積極推進“中日韓+X”合作,共同制定計劃,採取聯合行動,充分發揮互補優勢,使三國合作惠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合作,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以東北亞鐵路共同體為開端,其中就包括了連接因對朝制裁受阻的朝韓鐵路和公路,以推動朝鮮進一步走向世界,為最終實現“南北和解”創造有力條件;亞洲國家共同參與東北亞鐵路共同體進程,推進可持續、高品質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合作,進而實現能源共同體、經濟共同體,提升本地區貿易、投資和服務競爭力,實現東北亞地區持久和平與安全。
當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日韓在促進地區和國際貿易發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分歧與障礙。中日韓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日韓在工業化發展中應強化優勢互補,進行必要的產業再分工。推動產業升級換代。在新技術革命領域,中日韓三國應相互取長補短,中國應積極學習日本的科技創新經驗和韓國的管理經驗,以實現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