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賈德驚世反猶言論 一石激起千重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2-13 12:13:25  


  曾聲稱應該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12月8日又有驚人言論。他說,如果西方想彌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猶太人的過錯,那麼以色列應該被移到歐洲去。內賈德的言論引發世界輿論強烈批評,本社匯選有關言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  季 實)

  一、內賈德囈語:以色列應被移到歐洲去

  驚世之語一:納粹大屠殺數字被過分誇大

  艾哈邁迪•內賈德是在穆斯林聖城麥加召開的一次伊斯蘭峰會期間說,如果西方想彌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猶太人的過錯,那麼以色列應該被移到歐洲去。他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衛星頻道採訪時,借用一些在歐洲遭到起訴的歷史修正主義者提出的歷史觀點表示,二戰時期納粹對猶太人屠殺的數字被過分誇大。內賈德說:“歐洲國家不是都堅持認為他們曾經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滅絕嗎?他們稱希特勒在火爐?燒死了數百萬猶太人,並且強行驅逐他們。就是因為二戰時期猶太人受到了壓迫,所以他們(猶太人)感到愧疚,才支持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建國。這點我們是不能接受的。”(據法新社) 

  驚世之語二:以色列是塊人造“腫瘤”

  據美聯社報導,內賈德在沙特麥加出席伊斯蘭會議組織峰會時說:“一些歐洲國家堅持說,希特勒在二戰時期燒死了數百萬猶太人,把他們投入集中營,任何一個懷疑這一點的歷史學家、評論員和科學家都被打入大牢或者被責難……我們不接受這一觀點。但如果我們假設這是真的,我們要問歐洲的問題是:希特勒對無辜猶太人的大屠殺就是他們支持(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的理由嗎?如果歐洲人是誠實的,那麼,他們就應該拿出歐洲的一些省份給這個猶太人政權,比如在德國、奧地利或者其他國家的一些省份,讓他們在那?建立國家,建立任何他們希望成立的政府,這樣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據美聯社)

  內賈德質問道,為什麼要把以色列建立在中東,人為製造一塊“腫瘤”,以至於中東地區持續緊張,衝突不斷呢?他說:“你們相信猶太人被迫害了,為什麼巴勒斯坦人必須為之贖罪呢?既然是你們迫害了猶太人,就應該從歐洲拿出一塊地盤給這個猶太人政權,讓他們在那?建立任何他們希望成立的政府,我們支援這樣做,不會攻擊這個政府。” (據路透社)

  艾哈邁迪•內賈德是在穆斯林聖城麥加召開的一次伊斯蘭峰會期間做上述表態的。他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衛星頻道採訪時表示:“如果你們(德國和奧地利)認為猶太人在二戰時期遭受到了壓迫,為什麼要由巴勒斯坦的穆斯林為這筆帳買單呢?你們既然承認壓迫了他們,那麼就在歐洲給猶太複國主義者一些領土吧,讓他們在那?建立自己的國家,我們支持這樣做。”他還說,“那麼德國和奧地利就應該站出來,讓出他們的幾個省,讓這些猶太人在那?建國……這樣所有的問題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他們(猶太人)是在歐洲遭到不公正待遇的,為什麼卻讓巴勒斯坦人受到報應?讓這個地方衝突不斷呢?”(據法新社)

  驚世之語三:繼續抵抗以色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艾哈邁迪•內賈德聲稱:“那些佔領並統治耶路撒冷的人,他們父輩來自何處?他們多數人的根並不在巴勒斯坦,但卻將巴勒斯坦的命運掌握在他們手中,還允許他們自己殺戮巴勒斯坦人民。”(據德新社)

  內賈德建議在巴勒斯坦為所有祖籍巴勒斯坦的人舉行全民公決,由他們決定目前加沙、西岸和以色列所控制地區的未來。不過他認為,繼續抵抗,迫使巴勒斯坦的敵人接受現實,接受巴勒斯坦人民擁有土地的權利,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湖南紅網)

  內賈德這番激進言論出乎眾多與會人士的意料,因為這次伊斯蘭國家特別首腦會議旨在譴責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強調節制與容忍兩個主題。(北京《京華時報》)
  
  二、內賈德出身伊朗極端保守派

  作為伊斯蘭國家,伊朗長期以來對巴勒斯坦人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鬥爭持同情和支持態度,一直拒絕承認以色列,認為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的主要根源。(北京《中國日報》)

  據估計,納粹德國在1933年到1945年間殺害了600多萬猶太人。法新社認為,伊朗國家媒體經常採訪一些對大屠殺持修正主義觀點的人,這些媒體對持這種觀點的人多採取同情態度。這就是內賈德囈語的國內環境。(泰國《新中原報》)

  1、此前已有過激言論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短短兩個月內兩度發表反猶太人的談話,不只嚴重傷害了猶太人的民族感情,鉤起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受迫害的沉痛記憶,而且也宣揚偏狹的民族主義思想,加深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敵對心理,為中東製造更多民族仇恨。
令人驚訝的是,在目前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竟然還會出現艾哈邁迪內賈德這種完全不顧歷史事實、絲毫沒有人道精神、一廂情願的將人類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集體屠殺一口否定的偏狹民族主義者。

  正當全球各地都為回教的真正教義提出辯白之際,身為回教國領導人的艾哈邁迪內賈德竟然一派胡言。這不僅加深了世人對回教極端主義的恐懼和厭惡,而且也讓人對目前到處製造危機的恐怖主義深痛惡極。這些,也正凸顯了艾哈邁迪內賈德是淺薄、無知、偏執的領袖人。(新加坡《聯合早報》)

  內賈德於10月26日在伊朗內政部對參加“沒有猶太複國主義的世界”會議的4000名學生發表演講說:“猶太政權的建立是世界壓迫者反對伊斯蘭世界的舉動。正如教長(霍梅尼)所說,以色列必須被從地圖上抹掉,伊斯蘭世界絕不允許它的歷史宿敵生存在它的心臟地帶。” 同時內賈德宣佈免除該國駐英國、法國及德國大使的職務,同時下令召回伊朗派駐18個國家的外交使節。(法國《歐洲時報》)

  人們早已注意到,艾哈邁迪.內賈德上任以來,處處表現出強硬的姿態,不僅在伊朗核問題上寸步不讓,還騰出時間來跟以色列進行言語交鋒。此前,內賈德曾經將以色列形容為“一個污點”,稱以色列“應該被從地球上抹掉”,引起了以色列方面的強烈不滿,以色列方面也隨即表示,伊朗總統的言論可以看出伊朗發展核武器、攻擊以色列的“野心”。而雙方劍拔弩張的姿態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北京新華網)

  2、反猶立場強硬

  內賈德的語調和他的前任者穆罕默德•哈泰咪的主張相差甚遠,哈泰咪為了避免伊朗在國際社會中孤立而尋求與西方國家展開對話。

  伊朗極端保守派總統內賈德12月8日再次讓世界領教了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風格。今年49歲的內賈德被公認為是一位伊朗極端保守派人士,同時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內賈德是在今年的伊朗大選第二輪選舉中擊敗對手、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從而贏得選舉接替哈泰咪當選為伊朗總統。(法國《歐洲時報》)

  艾哈邁迪.內賈德應該能預料到的是,以色列方面和不少專家都在利用他的攻擊性言論大做文章,將伊朗核問題再度搬上桌面,但他似乎不會因為這些譴責而有任何讓步。有分析人士認為,艾哈邁迪.內賈德的上臺是由伊朗國內的保守勢力推動的,而他本人的立場和態度也十分強硬。自從他就任總統以來,已經組織了多次反以色列的大遊行。(北京中國廣播網)

  3、未必會走向極端

  內賈德新政府是否會在反猶問題上“強硬”到底?輿論認為,這取決於伊朗目前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國內,伊朗的青年一代不希望再過伊斯蘭清教徒的單調生活,選舉內賈德上臺更多是因為他清廉、年輕有為,致力於發展經濟、消除腐敗和貧困,而不是推行極端保守的社會和文化政策。同時,伊朗的改革運動已有許多成就,也已經“積重難返”。現在居伊朗人口主體的年輕國民嚮往更加開放的社會,希望伊朗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新政府不能不更多地顧及民意。在對外關係中,伊朗要進一步改善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尤其是同伊拉克的關係,也需要美歐的支援。再有,在伊朗加入世貿組織的問題上,更是離不開美國的贊成票。

  除上述因素外,伊朗新總統的個人作風也並不必然導致伊朗在反猶問題上走極端。雖然內賈德屬於國內成長的“第二代革命者”,這個群體在思想上更趨激進保守,但內賈德卻是個“務實”的少壯保守派。他是自1981年以來伊朗首位非神職人員總統,交通建築管理學博士的背景也有助於他實行一些“開明”政策。內賈德在競選獲勝後表示,他願意努力與“對伊朗不抱有敵意的”國家改善雙邊關係,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將體現“和平、溫和和連貫”的特點。他說:“溫和(主義)將是我的政府的政策。極端主義在我的政府中沒有位置。”甚至,內賈德還曾在自己的競選網站上表示不排除與美國複交的可能性。(廣東《南風窗》)

  三、以色列反彈強烈   

  1、內賈德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

  在艾哈邁迪•內賈德發出“以色列應該移到歐洲”的言論後不久,以色列官員立即對此加以嚴厲譴責,稱內賈德言論“蠻橫殘暴、甚至像出自種族主義者之口”。據美聯社報導,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馬克•雷格夫說:“很不幸的是,這已經不是伊朗總統第一次發表這種具有攻擊性的、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針對猶太人的講話。我認為,任何人都應該從伊朗總統的講話中明白伊朗的真實意圖。”(北京中青網)

  2、告誡國際社會應提高警惕

  以外長西爾萬﹒沙洛姆針對伊朗總統的講話反駁說,伊朗總統的這些言論是對全世界的一種警醒,「我們應該採取一切行動來制止他,制止伊朗發展核武器。這個國家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它會想方設法來摧毀以色列。」(香港《大公網》)

  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雷?夫強調說:“就在最近,聯合國大會剛剛譴責了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但伊朗總統正在表明他和規範的國際行為標準格格不入。”他最後指出:“我希望對於那些仍然對伊朗政權本質抱有幻想的人來說,伊朗總統這次的言論能夠喚醒你們。”(菲律賓《世界日報》)

  這名發言人隨後再度暗示說,在伊朗這樣具有攻擊性的國家中,發展核計畫肯定是為了製造核武器,他讓國際社會提高警惕。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格夫還稱,內賈德“不僅是以色列的麻煩,還是整個國際社會的麻煩”。(廣州《廣州日報》)

  3、猶太人有權在中東生活

  針對內賈德的講話,以色列總理沙龍的發言人拉阿南•吉辛在特拉維夫說:“我們想提醒內賈德先生,我們(祖先)比他的祖先更先到這?。因此,我們有天賦的權利生活在我們先人的土地上,感謝上帝我們有能力遏止和防範(內賈德)那樣的聲明變成現實。”(據德新社)

  四、國際輿論嚴詞譴責

  1、安南:要與否認納粹大屠殺行為鬥爭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8日發表聲明,對伊朗總統內賈德發表的懷疑納粹大屠殺事件真實性的講話表示震驚,並呼籲各國要與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作鬥爭。

  安南在聲明中說,第60屆聯合國大會在上個月剛剛通過一項決議,反對任何全部或部分否認納粹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的行為。安南還呼籲,聯合國所有成員國“與這類否認行為作鬥爭,並教授給國民公認的納粹大屠殺史實”。(北京新華網)

  安南對內賈德建議把以色列從中東地區遷往歐洲的講話表示震驚。安南說,他在10月就提醒所有成員國,以色列是“聯合國的長期成員,與其他成員國擁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而且《聯合國憲章》規定,“所有成員國均承諾避免針對其他國家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香港《大公網》)

  2、美國:不讓伊朗擁有製造核武器能力

  作為伊朗的“死敵”,美國方面對艾哈邁迪內賈德的這種言論自然大加鞭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埃雷利說:“伊朗總統的這種言行讓我們看到,伊朗根本沒有在國際社會中擔任負責任的一員的決心”,他還表示,艾哈邁迪內賈德的言論給人留下“有敵意的、完全不符合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的印象。(北京《中國日報》)

  美國認為內賈德的言論“駭人聽聞,應該遭到譴責”。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說,伊朗總統的言論“進一步印證我們對伊朗政權的擔心”,也表明不讓伊朗擁有製造核武器能力的重要性。(北京《京華時報》)

  美國一些猶太社團也紛紛加入譴責伊朗總統言論的行列。改革猶太教宗教行動中心負責人拉比•大衛•撒珀斯特恩稱伊朗總統的言論是“歪曲歷史”;美籍猶太人委員會傳媒負責人肯尼斯•班德勒說,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一個“領導他的國家發展核武器的狂熱分子,國際社會必須動員起來抵制(他的)威脅。”(據俄通社)

  3、歐盟:言論完全不可接受

  最大的諷刺是,從來不掩飾納粹暴行、坦誠向猶太人認錯的德國人,早已坦然面對歷史,為集體屠殺猶太人的罪行負起責任,想不到艾哈邁迪內賈德既然會為他們辯白。但600萬猶太人在納粹的迫害下慘死卻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史實,所以德國政府已經針對艾哈邁迪內賈德的言論提出抗議。(新加坡《聯合早報》)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12月9日稱,德國對伊朗總統內賈德的“應當將以色列遷至歐洲”的言論予以譴責,並打算召見伊朗大使,對伊朗方面進行正式譴責。 

  據美聯社報導,在12月8日柏林召開的一次非正式會議前,德國女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希拉克一起強烈譴責了內賈德的言論,稱這些言論“完全令人無法接受”。

  此外,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馬丁在政府的一個新聞發佈會上還告訴記者,此外,德國還要外交部召見伊朗大使,對伊朗方面進行正式譴責。(北京中國網)

  奧地利總理舒塞爾在與美國總統布希會面後表示,內賈德的言論是“可恥的出醜”,“一種令人無法容忍的失態,我要以最嚴厲的措辭對此表示譴責。”

  英國外交大臣施特勞代表歐盟表示,內賈德的好鬥言論完全不可接受。他說:“我毫無保留地予以譴責。” 
法國總統希拉克說,他對內賈德的言論感到失望和不安。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也對內賈得的言論表示譴責。(北京央視國際)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