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解宿怨 波俄關係因禍得福?
1、俄國處境尷尬 卡欽斯基之死影響深遠
敏感的歷史,敏感的現在,敏感的時機,敏感的地點,敏感的人物,敏感的俄波關係正接受著最為敏感的考驗。
目前,俄媒體公布的所有信息似乎都指向波蘭總統專機機組在天氣惡劣情況下“固執”地要在斯摩棱斯克降落所致。理智地講,10日這場悲劇如果只是意外事故,不應對俄波關係造成急轉之下的實質影響。但因為此事有著兩國間長久的歷史積怨、複雜的民族情感及現實的利益糾葛等大背景,有著兩國政治互信不足、民間對立情緒有餘的大環境,俄波關係不能不讓人捏著一把冷汗。有分析稱,如何避免對這起事故性悲劇進行“過多的政治解讀”,確實需要兩國政府及民眾的智慧和胸懷。(北京《中國青年報》)
可以這樣說,斯摩棱斯克空難是波俄關係史上發生的最大悲劇性事件之一。悲痛可能拉近人們之間的感情,也可能讓他們徹底分道揚鑣。波蘭的反俄情緒也許會得到新的推動力,這一點將首先體現在即將到來的總統競選活動中,而其反俄情緒的高漲對俄也是一次新考驗。
波蘭和俄羅斯之間充滿了互不信任。對俄而言,萊赫•卡欽斯基是一位很難相處的波蘭總統。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採取刁難莫斯科政策的機會:主張在波蘭部署美國反導系統,阻撓俄與歐盟的談判,支持尤先科和薩卡什維利。在迫使俄承認1940年在卡廷森林槍殺大批波蘭軍人的問題,他的態度毫不妥協。
卡欽斯基之死也讓俄羅斯很難堪。他死在俄境內,在剛於俄檢修過的俄制飛機上,而且還是在參加卡廷慘案70周年活動的途中;他死在國內政敵圖斯克和外交對手普京共同紀念卡廷事件死難者之後;他死在俄領導人準備向承認蘇聯對卡廷慘案負有責任邁出悔過的第一步之後。(俄羅斯《導報》)
2、普京善後得宜 成功破解“俄羅斯陰謀論”
卡欽斯基長期在國際問題上親美疏遠俄羅斯,這次卡欽斯基總統帶著團隊浩浩蕩蕩飛臨俄羅斯的時候,飛機失事導致的悲劇,會給陰謀論者又一次製造口舌的機會。
空難悲劇發生後,波蘭國內出現了“俄羅斯陰謀論”。波蘭民眾質疑:“為什麼波蘭的事情一沾上俄羅斯就倒黴?”甚至還有人說,是克格勃謀殺了卡欽斯基。也難怪,卡欽斯基死在俄羅斯境內;專機系俄制的圖-154,並且去年12月份剛在俄羅斯的薩馬拉大修過;波蘭總統又是為了“卡廷慘案”而來……(山東大眾網)
波蘭國內強烈的反俄情緒可以理解,但事發後俄羅斯的表現,卻也是無可指摘。第一時間,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指派總理普京親自成立事故調查委員會,緊急情況部長和交通部長火速飛赴事發地點監督調查事故原因;同時,克裡姆林宮官方網站用波蘭文發表了唁電,大批手捧鮮花的俄羅斯公民前往波蘭駐俄使館為死者祈福、吊唁……
如果說,這只能讓波蘭人民略感安慰的話,那麼普京接下來的舉動,可能會讓波蘭人動容。10日,當波蘭總理圖斯克到事故現場為遇難者致哀時,一向以鐵血硬漢著稱的普京輕輕、但動情地擁抱了落淚的圖斯克。這一擁,拉近的可不僅僅是兩個男人間的距離。
隨後,俄羅斯宣布取消或延期原定於4月12日舉辦的慶祝加加林成為“太空第一人”的活動,將這個原本要舉國同慶的國家節日,改為與波蘭同悲同悼的國家哀悼日。這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做到的。(北京《國際先驅導報》)
3、俄國善意空前 波俄迎來拉近關係契機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事故只是場意外,這多少讓波蘭國內的反俄情緒有些平息。讓人略感欣慰的是,這場悲劇沒有讓兩國之間的百年恩怨再次燃起憤怒之火,沒有讓兩國人民再次陷入互相仇恨與攻擊的漩渦,更沒有讓更多的人為結束這場悲劇而再釀悲劇。(北京《國際先驅導報》)
在飛機失事之後,俄羅斯媒體著力突出了4月7日普京在卡廷慘案紀念儀式上的一張照片。那一天,普京沒有正式地發表道歉,但在一旁的俄羅斯士兵行軍禮同時,普京右膝下跪,漸漸低下身去,將一個燃有白色蠟燭玻璃缸輕輕放在紀念碑的台階下。這一單腿“下跪”的動作,被媒體認為“代表俄羅斯人民對卡廷慘案做了比較真心的反省”。(北京《中國新聞周刊》)(北京華夏經緯網)
俄羅斯最高領導人在處理波蘭總統墜機事件中表現出了空前“善意”,這次現代史上罕見的悲劇有可能為波俄的和解提供契機,波俄關係改善出現了“機會之窗”。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布加伊斯基認為,卡欽斯基專機的墜毀再次將卡廷置於波蘭與俄羅斯衝突的中心。俄羅斯對斯摩棱斯克的悲劇感同身受,俄方不僅承認卡廷慘案,而且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江蘇《現代快報》)
但是,雖然俄波這兩個百年摩擦不斷的國家現在罕見地保持了理性,英國《每日電訊報》甚至些到,災難使兩國“走到了一起”,然而一些西方觀察家認為,俄波的平靜是因為“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一些敏感的調查隨時可能被媒體添油加醋。(北京《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