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博外交揭幕 塑造中國大國形象
1、世界走進中國 世博更重對華溝通理解
如果說北京奧運會是一次17天的“中國力量”集中爆炸,那末上海世博會是一次演繹184天的“中國樂章”舒緩鳴奏,是世界與中國全方位、零距離的對接、對話和對表,更重要是尋找全球化方位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新方向。(香港中評網)
耐人尋味的是,對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的報道,除了不約而同感嘆中國“展示偉大成就”之外,東西方媒體均突出關注世博在“溝通”與“理解”方面的價值。法國24台在網站首頁說:“在這個追求可持續發展和高科技當道的時代,中國邀請世界各國對城市的文化進行深入思考。”這樣的評價,是基於對世博會159年歷史的深刻了解。(北京《人民日報》)
而繼北京奧運會之後,隨著上海世博會的開幕,中國人的另一個世紀夢想正在變為現實。世界怎麼看中國?中國怎麼看世界?這是本屆世博會的一個重要話題,也直接關係到上海世博會的“含金量”。申辦成功這八年來,從“中國速度、上海精度”的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籌備,到氣勢恢宏的中國館“東方之冠”;從不斷拓寬延長的馬路地鐵,到修葺一新的上海外灘,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正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世界。(北京《京華時報》)
2、降伏金融海嘯 各國政要“扎堆”上海世博
中國政府明確提出“世博外交”的概念,並作為中國外交的重點之一,利用自己非凡的影響力搭建起外交舞台。包括法國、德國、日本及歐盟,以及“金磚四國”等領導人或邀出席世博會開幕式,或將主禮各自國家館的開幕禮,貴客之多為歷屆罕見。這使世博會不僅作為世界經濟、社會、科技、人文領域的盛會,而且成為一次規模空前的全球外交盛會。這是中國貢獻世界的又一項新紀錄。(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人們注意到,跟北京奧運會一樣,此次上海世博會最大的“會外功夫”,就用在外交活動上。今年以來,“上海世博會”幾乎成為中國外交的流行語。中國領導人在外交場合幾乎“言必談世博”,把邀請各國政要出席上海世博作為中國最新的“外交禮節”,各國領袖對此熱烈回應,紛紛表態支持和祝福,中國興盛的人氣和魅力可見一斑。
世博熱遍全球,舉世矚望上海。一方面,當前各國對世界經濟逐步走出金融危機、呈現復甦跡象感到歡欣,尤其對復甦的“火車頭”——中國寄予特別關注;一方面各國公眾也對高失業率,以及最近爆發的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感到擔憂,期盼當局有所行動,而中國經濟的相對平穩發展則令人羨慕,期望從上海世博獲得更多的啟迪和發現。中國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提升了世界對世博會的期許和振奮。中國“世博外交”贏得全球共鳴。(香港中評網)
中國“世博外交”不只屬於首腦和政府,也是一次迄今最大規模的“公共外交”新嘗試。估計有幾百萬外國遊客將齊聚上海參加世博會的有關活動。由於中國以1億美元的專項資金援助發展中國家參展,使得這一屆世博會沒有一個國家由於貧窮而被邊際化了,世界各國各界各階層的廣泛參與性遠遠超過了歷屆。世博“公共外交”有助於讓中國進一步走進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尤其是可以減少外界對中國的誤解、干擾和雜音,化解與一些國家的分歧和爭議,為中國的發展帶來“和為貴”的哲學效應。
中國“世博外交”並不是少數國際媒體所謂的“朝拜”,而是世界對中國近年與各國攜手促進全球多方位合作、推動世界和平,努力擔當大國責任,積極奉獻智慧和力量的一種回報和褒獎。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下,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越來越大,提高了自身的國際地位,加強了自身的話語權,也帶來了更大的號召力、吸引力和影響力。這也是“世博外交”的熱效應的真實原因所在。(日本《日本新華僑報》)
3、演繹“世博外交” 中西思想對話相互調適
中國的迅速崛起使世界產生了許多“猜想”,而破除各種消極的“猜想”和誤解關鍵,要看中國向世界發出什麼樣的信號。“上海世博會是展示五千年中華文化和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理念的歷史機遇,這將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信號。”(香港《文匯報》)
了解中國近代史的都可以知道,百年奧運和百年世博背後,其實是中國的百年振興之夢;這對於中華民族的一個特殊發展階段而言無可厚非。重要的是,既然上海世博會和北京奧運一樣,是中國崛起進程的產物,那麼無論是兩年前的奧運外交還是現在的世博外交,就不但應站在中華民族自身的高度,同時也應站在人類共同的高度;不但應成為崛起期的中國與國際社會溝通的平台,而且也應成為崛起期的中國與國際社會一道,梳理共同情緒的契機。
這不但是一個公共外交的課題,同時更是一個東西方思想對話的課題。表面上看,這個話題似乎距離上海世博的籌辦和組織工作很遠,但中國崛起所遇到的來自國際社會的各種反應,與其說只是一個技術或政策問題,還不如說更多是一個心理秩序調適的問題;而解決心理秩序調適的問題,與其說可以靠外交政策,還不如說更多地需要東西方民間情緒梳理和思想對話。從這個意義上說,給世博外交增加一點思想的元素,恐怕並非多餘的努力,而恰恰應成為世博外交的題中之義。(新加坡《聯合早報》)
同時也必須看到,中國和西方由於現代化的起步不同,因此雙方目前實際上處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發展和認知階段。再加上雙方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政治體制,因此雙方的部分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以及對各自核心利益的理解都截然不同。但這不應成為雙方對話的障礙,而恰恰應成為雙方對話的基礎。(香港《南華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