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陽湖大面積乾涸。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上圖為5月25日,當地的私家車輛行駛在江西九江市都昌縣鄱陽湖區幹涸的湖床上;下圖為2010年5月11日在相同地點拍攝的停泊在湖面的漁船。新華社圖 |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連日來,發生在長江中下游流域的罕見大旱引發了公眾對三峽工程的持續關注。近日,輿論焦點又開始從質疑“三峽工程誘發大旱”轉移到“三峽工程抗旱能力”上來。三峽能否解長江中下游乾旱之渴?記者為此從三峽大壩沿江而下進行了調查。
北京晨報報道,5月26日,三峽水庫水位降至152米附近。按國家防總調度,自本月20日三峽水庫增大下洩流量為中下游實施抗旱補水以來,水庫水位6天內從154米連續下降了2米。
“三峽水庫在此區間原有存水約12億立方米,現已全部釋放,用於抬升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三峽水庫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副總工程師趙雲發介紹說。按此計算,目前三峽抗旱補水力度為每天2億立方米左右。
數據顯示,連日來,三峽大壩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磯、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觀測站水位均不同程度上漲。而三峽水庫對長江中下游的補水作用隨距離三峽大壩漸遠呈遞減趨勢。
按原先設計,三峽水庫可在長江汛末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並在長江枯水期時為大壩下游地區持續補水。當水位在次年汛前降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附近時,水庫轉入防汛階段,並利用145米至175米之間的221多億立方米的調節庫容發揮防洪功能。
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運行處處長王海說,借助這221億多立方米的調節庫容,三峽水庫可以實現補水和抗旱功能。但目前三峽水庫水位已降至152米附近,水庫調節庫容已消耗了約4/5,剩餘的1/5庫容也即將在6月10日前消耗完畢。
據介紹,如果6月10日長江上游來水還未見漲,而中下游地區又沒有大範圍強降雨的話,到時三峽水庫將極有可能面臨“無水可補”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