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登光岳,望古城 參訪團體驗非遺技藝
http://www.CRNTT.com   2024-06-05 01:12:42


參訪團在光岳樓前合影留念(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聊城6月5日電(助理記者 馬一鳴)聊城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它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黃河與大運河交匯之處,它是古老文明的見證,也是新時代發展的縮影。6月4日,中評社記者跟隨海峽兩岸記者聊城行參訪團來到了聊城水上古城,在光岳樓上登高望遠,一賞古城美景。

  水上古城坐落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內,原為北宋時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被東昌湖包圍,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體、河湖相應”的城水相依的獨特風貌。古城匯聚了運河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聊城縣署、七賢祠、衛倉、契約博物館、明清聖旨博物館、金方昌烈士紀念館等等景點、博物館展示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

  水上古城的中央便是光岳樓,光岳樓為中國既古老又雄偉的木構樓閣。中評社記者在現場瞭解到,光岳樓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起初建立光岳樓是出於其軍事作用。光岳樓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徵,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為南北交通大動脈,沿河過往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多登臨此樓,憑欄咏月,作詩賦詞。康熙皇帝四次登臨光岳樓,並題寫“神光鍾瑛”匾,乾隆皇帝九過東昌,六登光岳樓,並提匾賦詩,將光岳樓列為“南巡”三十六行宮之一。作為宋元建築向明清建築過渡的代表作,光岳樓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隨後,參訪團一行體驗了剪紙等聊城非遺技藝。先剪花,再將其粘貼在空白扇面上,就會得到一把漂亮的剪紙扇。同行的台青自媒體人李善願在談及自身感受時說道,完成剪紙扇子的製作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我是第一次嘗試剪紙,我沒有想到它看起來這麼複雜的花樣,居然可以讓像我這樣從來沒有接觸過剪紙的人去做,不用擔心會無聊,也不用擔心會失敗。”她說。另外,在談到如何增強台灣的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時,李善願認為可以將高深的文化用簡單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小短劇、漫畫等年輕人喜聞樂見、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傳播傳統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