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第八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成功舉行
http://www.CRNTT.com   2021-03-24 13:55:30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鐘曉敏(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陳士良(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贈送紀念品(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3月20日,“第八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以視頻會議方式在上海召開。本屆論壇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台灣中華兩岸關係發展協會、陝西省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會等四家單位聯合主辦,共有近百位兩岸嘉賓和學者以及媒體記者參與。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沙海林、上海市台辦主任鐘曉敏、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國民黨副秘書長謝龍介等出席本屆論壇並致辭。論壇分別在上海、台北、陝西子洲設置三個主會場,並在北京、澳門設置兩個分會場。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沙海林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當前兩岸文化交流有緊迫性,要特別注意“台獨”勢力利用政治資源推動“文化台獨”。在他看來,兩岸同胞攜手維護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認同,也要善於挖掘新的共同文化,傳統文化也必須發展和創新,貼近青年一代的生活。

  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透過視頻,對上海的朋友們表示,他回大陸不下百餘次,印象最深的幾次無不與清明有關。除了拜祭自己的至親,也曾專門拜祭了我們共同的祖先炎、黃二帝。而以往每次去奉化掃墓,都會到上海,憶往昔浦江夜游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希望疫情結束後,還能再次登陸訪親會友。他期許兩岸不僅有共同的歷史,也要有共同的未來。

  上海市台辦主任鐘曉敏亦表示,事實證明兩岸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是任何勢力都阻撓不了的。面向新時代,兩岸同胞要攜手傳承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不斷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合作深入發展,增進同胞福祉,促進心靈契合,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精神力量。

  隨後,國民黨副秘書長謝龍介用閩南語聲情並茂地唱誦了杜牧的絕句《清明》。他說,不管願不願意承認,5000年的文化已經融入了台灣極大部分的家庭和每個人的血液里面。因此,少數人的“去中國化、去文化”是不會成功的。謝龍介表示,在兩岸交流中,一些強硬的鷹派言論無助於未來。他們仍然對兩岸交流充滿信心。他也呼籲大家繼續增加類似的文化交流和論壇活動,只要大家都理解到大勢所趨,不斷交換意見,“最後再求同化異”。<nextpage>

  論壇創辦人、論壇主辦方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院長陳士良說,清明文化所承載的‘慎終追遠’精神信仰在兩岸都獲得了很好的傳承。這對於強化民族認同、深化兩岸關係具有深刻意義。在台灣鄉間,各種大大小小的宗祠隨處可見,這些宗祠都清楚地記錄了他們的大陸原鄉,記錄了他們與大陸的血脈連接。兩岸民眾通過清明文化,始終保持著血脈連結。希望兩岸民間往來和文化交流能夠正常開展,期待兩岸同胞能夠坐在一起,開軒迎春風,把酒話親情。

  論壇台灣主辦方台灣中華兩岸關係發展協會理事長邵宗海表示,他觀察到在台灣大家的省籍不同對清明的內涵的理解是完全相同的。他期待兩岸能實現如孫中心先生所說的“融合”:社會融合和文化融合。

  開幕式最後,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代表上海主辦方,向蔣孝嚴送上一份紀念品。隔著屏幕的台灣嘉賓非常開心,並表示一定要親自到上海來領取和回禮,四地會場笑聲、掌聲不斷。<nextpage>

  台灣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前院長劉阿榮表示,追求兩岸和諧和平穩定的關係,對於民眾福祉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有積極正向的價值。血緣與文化的傳承是當前兩岸互動最自然的紐帶。兩岸對清明節都非常重視,台灣民間不同族群掃墓的時間與儀式略有差異,但到墓地去掛紙及拜墓,在家中祭拜神明及祖先是兩項最普遍的儀式,這與大陸極為相似,實際上這些習俗或儀式里具有兩岸共通的文化意涵。兩岸大部分民眾都了解並遵循清明等民族節慶和習俗,體現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與珍惜。

  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教授彭立忠則從清明是一種節氣也是一種氣節的角度來詮釋清明的文化意涵。他回顧了兩岸近30年的交流,對於台灣“教改”下的世代缺乏歷史教育和同理心表示了憂慮,指出兩岸融合需建立在信任與互惠的基礎上,信任和互惠是同時存在且同時滋長的。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榮偉認為,清明節具有兩岸民眾的共同核心生活信念。掃墓、踏青蘊含民眾對於生活、生命的觀念、態度和價值。這些具有歷史延續性的習俗,雖因不同地域與不同民族(族群)而有著多樣性,但清明節的核心要素卻反映著兩岸民眾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期待。換言之,清明節對兩岸民眾可以有著形塑中華民族集體認同的深層意義。

  台灣東華大學副校長朱景鵬指出清明節的本義由農業時代氣候變化意義轉化為蘊含慎終追遠的民族掃墓節日,這一天已成為我們表達對祖先的尊敬之意的傳統節日。藉由傳統節日與其相關儀式的進行,也不斷的喚醒並加深我們對其中所蘊涵文化的認同與維護,這是一種群體的記憶,延伸成為一個民族的記憶與認同。朱教授表示,文化的熏習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是以國家應善用其行政舉措,以調節民間習俗與文化節慶的認識與認同,推動與時俱進的儀式、活動的同時,也保存其間蘊涵的精神文化寶藏。<nextpage>

  佛光大學未來和樂活產業學系教授何振盛認為慎終追遠、禮敬祖先的清明文化並非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僵化儀禮。清明文化歷經不同朝代、不同制度的考驗,依然是中國人心中最堅固的信仰。其原因在於孕育於中國古老歷史中的傳統生命哲學,始終堅持“天人合一”的核心思維。同樣地,本質上為實踐哲學的樂活主義,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中成為影響當代人類社會最廣泛的支系之一。清明文化與樂活主義儘管彼此的思想淵源、概念語匯有所差異,其立論基礎、核心思維與生活實踐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駱長毅回顧了清明祭祖掃墓禮俗的形成過程,表示清明禮俗至今,表達孝思與不忘祖先的意義,仍是兩岸掃墓不變的精神所在。除懷舊悼亡外,更在於保佑後代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傳承與發展。這是清明兼並寒食的內在文化意義。今日,兩岸中國人,祖先之墓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共同情感之源。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朱英嘉建議兩岸關係當應以“軟實力”作為抓手,通過多元且多層次的合作及對話,持續深化兩岸關係各項合作與溝通,在合作方面建議多以軟性的議題作為切入點,以建立務實合作作為基礎。以文化構建中華文化的認同,做好文化薪火相傳的工作;以人才培育、薪火相傳及媒體的傳播特性做好文化合作的利基點。

  在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博士、澳門理工學院講師董致麟看來,經濟是兩岸融合的主要發展路徑,文化將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他建議透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及“體驗式交流”,吸引年輕人了解兩岸文化的共同性,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同。<nextpage>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田兆元追溯了清明文化傳統形成過程中各民族的參與和貢獻,指出清明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和諧。各地清明無不具有慎終追遠,祭拜祖先先賢的基本內涵,也有歡樂傳統的娛樂元素。各地各族人民為此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清明文化。共同傳承清明文化,是中華民族成員的神聖責任和使命。

  中國《儒林外史》學會會長、中國關漢卿研究會副會長李漢秋在北京通過視頻參與了論壇。他指出清明節的蘊含非常豐富,而其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循天時緬懷先人和已故親人,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和人倫情懷的典型表現。它的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他總結清明節的文化意涵有三點:提升生命價值的精神,注重人倫家國的情懷以及提倡生態環保的習俗。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丁常雲分別從“親緣”、“地緣”和“神緣”的角度分析了清明文化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關係。他認為,清明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生命倫理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親情文化、根祖文化和信仰文化特征,成為中國社會最有鮮明特色的一種文化現象,傳承久遠,興盛不衰,對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從上海及江南清明的主要食品“青團”和“焐熟藕”,以及基本消失了“腌金花菜”談起,指出當前中國正在經歷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巨大轉變,清明節的傳承也在經受社會發展的考驗。要警惕清明節文化內涵的流失,防止它成為一個純粹的消費性節日。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要把清明節中“祭祖拜宗,慎終追遠”的文化情懷、精神內涵、民族特性發揚光大,關注、保護和宣揚那些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文化生態,保護與清明節相關的游藝、祭祀、飲食習俗,以及與之相互依存的民間藝術。

  上海理工大學的魯虹副教授指出清明節是一個全民的節日,也是一個與殯葬業關係甚密的節日。她回顧上海這座特大城市殯葬改革的發展歷程, 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上海的清明節從清明排堵,到被賦予更多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到充分發揮清明的生命蘊意,展現了祭掃的清明、文化的清明、生命的清明的發展歷程。清明文化的生命價值觀被得到了進一步挖掘,殯葬業的傳統功能被賦予了新的內容。<nextpage>

  北京泛亞智庫理事長的張倫認為清明文化的三個起源地區是山西、河南、陝西;四個內涵是政治清明、忠孝文化、祭祀文化、節氣文化。他還總結了清明文化的七大學派。

  陝西省榆林市清明文化研究會會長賀國銀表示,清明文化是開啟兩岸同胞活動交流的鑰匙,因此在發揮好清明節祭拜作用,保留清明文化傳統要素的同時,還要適時注入新鮮“血液”,充分對接新時代“需求”,凝集匯聚推進兩岸民眾認同的強大動力。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程鵬認為,青少年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校園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空間。語言敘事、景觀生產、儀式展演等校園傳承路徑,有助於青少年掌握理解清明文化的內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網絡渠道宣傳清明文化,可以實現跨地域交流合作,進一步凝聚民族認同,推動“兩岸一家親”。<nextpage>

  上海市公共關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斌認為,清明節具有特別強的融合性,主要表現在時間、地域、氛圍的融合。時間上,讓不同時代的親人和家族記憶得以交匯傳承;地域上,讓血脈相親超脫於地緣關系的局限性;氛圍上,讓團聚的歡聲笑語與緬懷的莊嚴肅穆融洽。但清明節面臨著社會環境改變的影響,城市化發展下的人口大規模流動,以及互聯網生態下對文化孕育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尤其是網絡社群意識的發展,某種程度上正對傳統家庭關系和價值觀念形成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