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學者聚焦從《開羅宣言》看一個中國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17:27:08


活動現場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2024年5月25日,第十三場“兩岸學者面對面”活動在廈門大學法學院模擬法庭舉辦,本場活動由廈門大學和中華文化學院共同主辦,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承辦。活動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海鵬、台灣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以“從《開羅宣言》看一個中國原則”為對談主題,兩位學者基於台灣歷史和兩岸關係的長期研究、觀察與思考,面對面深入探討開羅會議召開的背景,《開羅宣言》內容的擬定和歷史意義,對台灣地位的歷史影響等面向進行深入的討論。

  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孫克莊、中華文化學院科研部處長劉英鳳、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錦星、院長李鵬、副院長張羽等兩岸專家學者及我校本碩博學子參加此次會議。本次活動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黨委書記郭錦星在致辭中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回顧了兩岸同胞共禦外侮的歷史,抨擊製造兩岸對立的“台獨”分裂勢力,並肯定此次活動主題以兩岸視角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他指出,要樹立正確的史觀,才能更好促進兩岸同胞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更好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他表示,此次活動有利於兩岸同胞同心共創、接續奮鬥,有利於促進兩岸各界正視歷史,共同投入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之中。

  中華文化學院院辦公室主任孫克莊在致辭中對系列活動能夠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和感謝。他認為,“兩岸學者面對面”活動自去年3月啟動以來,兩岸學者圍繞很多話題取得豐碩成果,已成為凝聚兩岸同胞、促進民間交流的一張“優質品牌”。他指出,《開羅宣言》為戰後中國處理台灣問題提供了國際法依據,聚焦這一主題,兩位專家將從歷史的視角回顧《開羅宣言》所承載的歷史,剖析《開羅宣言》對於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對未來一段時間繼續推進、提升相關工作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