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克難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4-02-13 11:43:37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2024年首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2023年,我們積極回應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願望,與台灣各界共同努力,在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克難前行、穩中有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多重複雜因素交織的背景下,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成果來之不易。

  兩岸貿易保持高位運行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兩岸貿易額為2678.36億美元,保持高位運行,大陸穩居台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1月,大陸新批准台資項目(含經第三地轉投資)6936個,同比增長26.8%,實際利用台資金額26.9億美元,同比增長39.9%。兩岸產業合作不斷深化,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台商投資結構更加優化,台商台企加快加大投資,在大陸持續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

  台商台企的信心來源於祖國大陸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和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初步核算,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工業、服務業、市場銷售、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均有亮點。工業中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發電機組(發電設備)產品產量分別實現54.0%、30.3%、28.5%的大幅增長。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3%,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1.8%、29.2%。這些數據讓台灣製造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看到了投資大陸的光明前景,找到了加強合作的著力點。

  一系列舉措接連推出,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創造良好條件。2023年台商新春座談會釋放疫情防控轉段後恢復和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積極信號;推動恢復兩岸空中直航航點和“小三通”復航,邀請台灣主要工商團體及工商界代表人士來訪,引導兩岸工商界合作共贏,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及時解決部分台灣食品企業註冊問題,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番荔枝、石斑魚輸入;持續做好台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工作,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台。

  融合發展迎來新機遇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將閩台融合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同月,國務院批覆《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聚焦產業、市場、民生三大關鍵領域,努力打造兩岸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科技創新合作的新高地、社會人文交流的新樞紐、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福建省強化主體責任,在落實落細台胞在閩求學研習、就業創業、社會參與、便利支付、醫保社保、基層治理、法治建設等方面作出兩岸同胞同等待遇的政策安排。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福建新設台企戶數和實際利用台資規模保持大陸各省份首位,閩台貿易額累計突破1.5萬億元。廣東省和東莞市省市2個層面積極行動,通過構建“專人+專職+專責”推進機制、打造高水平莞台產業合作園區、組建創新型發展基金等方式優化台胞台企發展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福建省近年來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涵蓋社會、經濟、管理、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意見的出台對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進行了系統性規劃,為台胞台企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意見發布後,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支持。商務部、中央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文,從支持福建擴大對台開放合作、支持福建對台貿易高質量發展、深化閩台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在閩台企融入國內大循環、促進重點區域加快融合發展5個方面提出14項措施。國家移民局、國家藥監局、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在人員往來、用藥用械、農業農村、旅客通關等方面促進閩台融合發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台“七條措施”,聚焦標準、計量、認證認可領域,支持福建建設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台。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認證和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高級工程師唐成介紹,近年來,福建已在機械製造業、現代服務業、農林漁業等30多個領域開展兩岸標準共通試點,累計研製發布百餘項兩岸共通標準。

  台商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

  2023年,各地採取切實舉措幫助台商台企轉型升級和智改數轉,積極拓展內需市場,推動兩岸產業鏈供應鏈技術與規則對接,加快技術、人才、市場等關鍵要素融合,積極探索兩岸企業合作新模式。以東莞市為例,明確支持台資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鼓勵中小台資企業向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鼓勵更多台資企業在東莞設立研發中心,推動台資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

  在政策支持下,台商台企主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有序轉移產能,積極參與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廣西、江西等地的兩岸產業合作區集聚發展。農業合作試驗區是兩岸產業合作的重點之一,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院長徐秀麗表示,兩岸農業合作遍布十幾個省份,合作領域、行業和項目有很多相似之處,強化區域聯動將有助於資源整合。

  台商台企還通過中歐班列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發展貿易,到大陸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設立的合作園區發展,兩岸企業合作參與燃煤電廠、聯合循環電站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取得一定進展。各地各有關部門創新方式,舉辦京台科技論壇、浙江·台灣合作周、龍岩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遼台石化產業合作推介會等經貿產業對接活動,為台商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搭台牽線。

  國台辦發言人表示,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更堅實的產業鏈供應鏈,符合兩岸產業、企業願望和利益。民進黨當局唯“美”是從,大搞“脫鈎斷鏈”“小院高墻”,為兩岸產業合作設置障礙,嚴重破壞兩岸經貿秩序,不僅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直接損害兩岸產業、企業利益,而且增強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削弱了台灣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優勢與話語權。

  “我關注重慶如何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廣西與台灣產業互補性強,兩地有著天然的合作契合性”“很高興親身參與四川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近日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參會台胞踴躍發表意見建議,表達對融入新發展格局的信心。2023年兩岸往來約300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來大陸較上年增長7.4倍。目前,大陸14個城市每周執飛兩岸航線共500多班客運航班,運送旅客8萬餘人次。越來越多台灣同胞在參與祖國大陸的發展中逐夢圓夢。

  從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克難前行的歷程中可以看出,祖國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持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讓台胞台企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民族復興參與感。要來往、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天然情感和樸素願望,是民進黨當局干擾阻撓不了的。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亮 曾詩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