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機不可失 誰能在中國成就世界級企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1 07:09:01  


中國製造大飛機能讓民營企業進入嗎?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中國成就世界級企業只欠“東風”,這個“東風”更多來自宏觀層面,他們是政府服務意識的增強,是產業的積極引導,是環境的營造,是資本市場的塑造。是建立一種機制,讓競爭成為常態,讓資源向優秀的企業配置。

  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2007年4月25日,民營企業家王均金為自己的企業均瑤換了標識。在媒體採訪過程中大談航空業,其戰略就是不斷買新的飛機,包括採用融資的手段,發展商務航空。此刻,如果要送一句話給眾多躋身航空業的民營企業,最合適的莫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裏的“機”是指飛機,也指時機。

  而對於眾多志在趕超國際企業的中國企業來說,成就世界級企業,也是適逢其時,機不可失。

  長期以來,戰略言必談GE,品牌不忘提可口可樂,供應鏈學沃爾瑪、轉型學IBM,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的一種流行。

  企業管理的“聖經”上從來都是外國企業當道。中國企業永遠都是學生,幾乎所有的外國專家都可以來中國傳經佈道,引來仰慕者無數。

  品牌價值100名中,獨缺中國企業;最佳雇主的排名中,鮮見中國企業;

  “大而不強”成為詬病中國企業的最好說辭,“管理落後”成為擠對中國企業的習慣用語……

  “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出訪時如此表白。

  企業之於國家,猶如細胞之於人體,中國企業的作為同樣撐起了中國大國的顏面。而今,舉世紛紛縱議中國應建立“大國心態”之時,中國企業成就世界級企業自然成為其中要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