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殲10戰機部隊準備升空。(資料圖) |
在人員方面,中國裁軍100萬,以利於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高科技武器和系統中,這些將給中國帶來現代資訊戰的能力。中國軍方學者王保存曾經表示:當前在軍事方面的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生的最偉大、最深入、最廣闊的全球性軍事變革。它的核心思想是從適應於工業化時代的機械化戰爭的機械化部隊,轉變為在資訊時代戰爭的資訊化部隊(引文譯文未與中國原作者核實,僅代表美國引用者意見——編者)。
當然,中國的新軍事變革的起源並非如此簡單,它本是中國針對新國家安全需要,落實積極防禦戰略的邏輯結果,其最強大的動力是中國和平崛起的需要,而不是外部的原因。美國學者片面強調海灣戰爭的影響,內裏折射的其實是一種對美國軍事力量的盲目自信。
追溯中國新軍事變革的淵源與目標
由於語言和文化等隔閡,美國學者研究中國軍事問題時也像對其他領域的觀察一樣,受到資料的強烈限制。因此,他們總是竭盡全力搜羅各種中文資訊,特別是有軍方色彩的官員、學者以及國防科研人士的言論,以便佐證自己的結論,以及弄清中國新軍事變革的理論與目標的脈絡。
比如《哈德遜報告》的作者就根據中國學者的文章,將中國新軍事變革的理論淵源追溯到上世紀60、70年代的前蘇聯軍界。《報告》引述中國學者的觀點說:當前蘇聯元帥奧爾加科夫提出全新的“軍事技術革命”的概念剛,他的思想已經明顯領先於他的時代。這一次,科技再一次走到軍事思想的前面。試圖靠一兩種新式、先進的高科技武器作為‘撒手鐧’去征服敵人的想法已經過時了。無論何時,當一個事物達到最後的終點,它將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根據中國專家的看法,新的軍事革命是在軍事理論領域產生革命性的新變革,而這種新的理論變革反過來催生了新的軍事革命。”
《報告》稱,中國的軍事學者認為,雖然戰爭不僅是軍事裝備和物質的對抗,它更是理論和智慧的競賽。掌握並運用先進的軍事理論的國家可以達致對“未來戰爭的高度主動性"。而唯有真實的戰爭是有效檢驗任何軍事理論的唯一尺度。因此,理論的革新必須適應未來現代化的戰場;武器裝備裝備的研製和採購,以及軍隊編制、體制上的變革也必將隨著軍事理論的變革自然而然地形成。最重要的是,軍事理論的革新對未來戰爭的準備工作的進程有直接推動的作用,因此,只有理論變革進程的不斷發展,才能最後獲得整個軍事變革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