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放軍數位化炮兵實戰演練 百發百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4 09:03:51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電腦技術的廣泛運用,我軍炮兵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1981年,我軍第一代炮兵專用射擊諸元計算器研製成功,緊接著第二代地炮射擊諸元計算器又相繼問世,這標誌著我軍炮兵射擊諸元計算結束了手工作業的歷史,正式進入電腦時代。隨著光電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我軍科研單位又研製成功了地炮鐳射測距儀,解決了炮兵射擊由雙觀交會轉向單觀測定的問題。瀋陽軍區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我軍炮兵第一代射擊指揮系統,為炮兵快速反應訓練改革起了先導作用。

  1984年,一個以開展火力快速反應為核心的炮兵快速反應訓練,像一股強勁的東風迅速吹遍全軍各個炮兵部隊。各部隊在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大力協助下,用較短的時間研製出了一批地炮營連簡易射擊指揮系統、炮兵群(團)簡易指揮系統和高炮群(團)簡易情報指揮系統,並指定一些部隊進行試點。這些簡易的指揮系統,利用鐳射、電子、通信等先進技術,以電腦為主體,通過介面裝置,連結炮偵察、通信、終端顯示和其他輔助器材,集情報、指揮、通信控制於一體,實現了從認定目標到火炮顯示裝定諸元的全過程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火力反應時間由原來的5—6分鐘縮短到1分鐘以內。試點部隊的改革成果,為全軍炮兵“快反”改革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

  到1989年底,全軍炮兵基本上普及了“快反”訓練。廣州軍區師屬以上炮兵營普及“快反”率達100%,走在了全軍的前列。1990年6月,劉華清、遲浩田等軍委和總部首長及北京軍區、海軍、空軍、國防火學等大單位的領導,專程到華北某炮兵靶場,參觀了地面炮兵營連、群(團)和高炮群(團)三套指揮系統的彙報表演和實彈射擊,給予了高度評價。實彈射擊共射炮彈246發,平均火力反應時間為35秒,命中率達100%,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炮兵的差距。

  我軍炮兵的“快反”訓練改革主要包括組織戰鬥快、兵力機動快、展開撤出快、戰鬥保障快、火力反應快和打得准這六個方面的內容,即所謂“五快一準”。但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快反”實際上只解決了“火力反應快和打得准”問題,而其他“四快”則進展不大。就拿戰鬥保障來說,還存在各偵察要素相互獨立、通信裝備性能比較差等問題。而建設集目標偵察、情報處理、輔助決策、戰場定位、資訊傳傳遞和火炮自動控制於一體的炮兵數位化指揮控制系統,就是為了從整體上提高炮兵快速反應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炮兵“數位化”系統建設就是炮兵“快反”的一個繼續和深化。

  不言而喻,是科技的進步使古老的炮兵煥發了青春,是改革的春風為“戰爭之神”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我軍炮兵作為陸軍重要的作戰兵種,作為軍事鬥爭準備中一支重要的威懾力量,作為戰役戰鬥中一支重要的火力“拳頭”,不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必將創造出更加燦爛的學輝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