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師“洗腦革命”的同時,是一系列的改革。集“五大作戰要素于一體”的創意誕生,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教育訓練室、飛行准備室、飛參視頻室、戰法研究室、資料閱覽室,將空、地連爲一體。打破過去情報傳輸、指揮控制、物資管理互不兼容、各自爲戰的壁壘,飛行訓練實現了師機關和團、站之間的互通互聯。
觀念一變天地新。去年以來,該師出色完成了超低空攻截擊、緊急升空轉場以及晝夜間導彈實射等10多個高難科目訓練,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檢驗了新裝備的作戰能力。
對訓練進行全程監控的信息化裝備“飛參視頻系統”被束之高閣,却沿用機械化時代的模式來組織訓練。
曆史的十字路,往往有許多驚人的相似。
如同從大刀、長矛向坦克、大炮過渡一樣,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這個師也經曆了一場全方位的變革。
2006年6月,該師對所屬某團新機組訓情况進行檢查。一向以從嚴訓練著稱的該團,在對新機訓練任務落實情况進行檢查時,師領導却發現,盡管全年飛行時間任務完成過半,但該團的科目訓練却僅完成了三分之一。飛行訓練日一個不少,爲啥科目進度却如此緩慢?原來,該團在組訓中,不論是戰術動作還是基本要領,誰出現一點偏差就得責令從頭再來。而對訓練進行全程監控的信息化裝備“飛參視頻系統”,却被束之高閣。
信息化條件下的飛行訓練,軟件、硬件如同鳥之雙翼,必須堅持“兩手抓”。對于該團沿用機械化時代的組訓模式,師領導不留情面地提出了嚴肅批評。
接下來的日子,人們看到全師的飛行訓練出現了許多新亮點。過去飛行員一個動作不標准,就得駕機升空進行“再練習”,現在每個飛行場次結束後,所有參訓人員都集中到“飛參視頻系統”前,進行“一人生病大家吃藥”的講評;以往基礎科目訓練一律都得“上天作業”,如今他們利用“多功能模擬訓練室”進行全方位模擬訓練,不僅把一些“小兒科”訓練科目留在了地面,而且許多高難科目的預先訓練也在此完成,節約了訓練資源,提高了訓練效益。
機務維護“讀卡制”,是這個師針對新裝備的一大發明。
以往,機務人員實施直接機務准備時,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查內容270多項,容易産生“錯、忘、漏”現象。對此,一些基層單位要麽搞教育,要麽抓懲戒。然而,隨著新機保障任務的空前加重,有時即便保障人員非常盡職盡責,但也難免會出現疏漏和差錯。
2005年初,某團機務大隊專門成立了科研小組,對這一課題展開集中攻關。100多個日日夜夜,小組成員查閱了《機務維護規程》、《航空維修細則》等數十本教程,結合維護實踐和心理學相關知識,將直接機務准備和再次出動機務准備工作的內容,按照路綫化、程序化要求,用最簡潔的語言編寫成卡片,以“唱表”形式完成機務准備工作。
“讀卡制”的成功運用,把住了飛機升空前的最後一道關口,使飛機維護工作實現了“無縫”保障。
模式的轉型,讓這個師的戰鬥力建設指數成倍增長。兩年來,他們先後出色完成了“諸機種合同抗擊空襲”、“合同打擊敵護航運輸編隊”等10餘個新課題演練。前不久,上級對該師進行空戰攻截擊能力考核,他們取得了成功打擊“敵”三型先進戰機的優异成績。
當新型戰機列裝之後,師領導就再也不敢輕易請戰了。
曾經,這個師的人才根本不缺:且不算每年參加上級比武的“狀元”和“獎牌”數量,單是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的就不下10人!
正因如此,對于上級組織的曆次重大演習,該師領導從來都是胸脯拍得山響,更不用爲完不成任務而擔心發愁。
然而,當新型戰機列裝之後,師領導就再也不敢輕易請戰了。原因很簡單:過去的“放心”指揮員,面對新裝備二次雷達屏幕上不停運動的雲圖、地形和軌迹點綫,竟然顯得束手無策;首批經千挑萬選派到工廠培訓的技術骨幹,剛剛聽完第一堂課,高漲的熱情頓時烟消雲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