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年度綜合演習始於1953年,是年度例行性演習,每年舉行一次,每次約一個月,多在9月上旬~ 10月初舉行。筆者曾三次和來中國訪問的日本自衛隊青年軍官團交流,其中就有海上自衛隊的軍官,他們有的是總部的,有的是水面艦艇的,也有是潛艇的。他們一般是5月來北京交流,一個日本軍官對筆者說:“本來北京的秋天是最美麗的,但是每年秋天我們都要忙年度演習的事,所以只能春天來啦。”
該演習由日本防衛廳(省)和美國國防部共同策劃,日本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駐日美軍司令部組織,日海上自衛隊聯合艦隊和美海軍第7艦隊具體實施,是日本海軍以保護海上交通綫和近岸防禦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實兵演練。
演習旨在綜合考核海軍部隊一年來的戰備訓練成果,全面研究和探討戰時美軍增援前,日本憑借自己的力量抵禦敵國從海上入侵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其反潛護航作戰能力及其戰術技術水平。
該演習分為“甲”、“乙”兩級,在規模上有所不同。“甲”級演習每隔5年舉行一次,比“乙”級演習規模大、參演兵力多、時間長、演習範圍更廣,海上自衛隊聯合艦隊及各地方隊(橫須賀、吳、佐世保、舞鶴、大凑)均參加,參演兵力可達2萬~4萬人,飛機150~200架。“乙”級演習為一般年度綜合演習,由聯合艦隊大部分兵力和1~3個地方隊的主要兵力參演,總兵力1.5萬~2萬人。
據《紐約時報》報道,最近一次日本海上自衛隊年度演習參演的艦艇達90艘,飛機有170架。
設想遭某大國突襲
日本海上自衛隊年度綜合演習通常以亞太地區某大國為主要假想敵,設想該國與日本關系日漸惡化,在經過精心准備後,對日本不宣而戰,突然發動大規模全面進攻。演習劇本設定,“在戰爭初期,日軍獨立展開防禦作戰,後與馳援美軍協同行動,奪取制海、制空權,而後發起全面反攻,一舉全殲來犯敵軍,恢複和平態勢”。演習科目包括機動展開、快速部署、海峽與海上重要航綫封鎖、水面作戰、掃雷戰、空中布雷、反潛作戰、區域防空、空中偵察與監視、重要設施防禦、反滲透作戰、港口警戒、特種作戰、登陸與抗登陸、電子戰、反恐怖作戰、海上護航、船舶檢查、海上補給、協同作戰、海上搜索與救援以及撤運僑民等。
該演習以往大都在日本周邊海域進行,沿5個地方隊所轄海區,從北向南、由東向西輪流進行。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隨著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的增強,演習海區逐漸遠推,主要集中在對馬海峽至大隅海峽、紀伊水道東南至橫須賀外海水域,顯示了日海軍戰略重點的南下趨勢。
與島嶼爭端有關?
2001年“9·11事件”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年度演習中將“反恐怖襲擊”科目貫穿始終,多次進行了城市保衛、空中不明物監視及艦載機快速起飛等科目的演練。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2003年實施的一次最大規模實戰演習的作戰計劃(約3000份文件),曾被洩露到互聯網上。2003年海上自衛隊的演習性質相當敏感。在那份作戰計劃中,事實上以朝鮮半島發生衝突以及日本與他國在島嶼主權中出現爭端為演習背景。洩密事件發生後,日本海上自衛隊與使用同一通訊頻率與暗號的美國海軍協商後,更改了所有暗號,并改變了部分通訊頻率。當時的日本防衛廳還被迫解除了洩密文件的密級。
日本目前與中國和韓國存在島嶼主權爭端,海上自衛隊這回放出要取消年度軍演的風聲,也讓人聯想到近期中日關系的緩和以及日韓在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上的爭端加劇,日本此舉是否在向中國、韓國釋放“示好”信號,仍有待觀察。(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