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呼籲發達國家率先減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5 20:40:01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外交部發言人姜瑜5日在記者會上說,將於今年年底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果的關鍵在於,有關各方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在2010年後,發達國家繼續率先減排。

  在回答記者有關氣候變化的提問時,姜瑜強調,哥本哈根談判的結果應切實反映巴厘島路線圖的共識,即發展中國家的自願減排和發達國家的強制性減排“有質的區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不同的責任和義務,從而為全面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作出有效安排。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明確了氣候變化談判機制和時間表,目標是在2009年年底前就2012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安排達成協定。姜瑜說,當前就如何落實巴厘島路線圖的談判,時間已經過半,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姜瑜說,氣候變化問題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攜手應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已經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發達國家信守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技術轉讓,我們認為發展中國家還可以作出更多的貢獻。”

  姜瑜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也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國提出,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20%,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0%,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0%等目標。這些目標都是約束性的指標,已經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

  姜瑜表示,中國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大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但中國的人均排放和累計排放量均很低。“中國願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繼續以積極態度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也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來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我們自己應有的貢獻。”

  數據顯示,從工業革命到1950年,發達國家的排放量佔全球累計排放量95%,從1950年到2000年,發達國家排放量佔全球的77%,從1904年到2004年100年間,中國累計排放佔全球的8%。而最近15年,發達國家在已經完成工業化、現代化的情況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還是在1990年基礎上增長了11%。有關專家指出,相比較而言,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增長比較快應該是客觀規律的反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