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薄熙來:警察最重要工作是打擊犯罪關愛百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3 11:07:42  


十九日,薄熙來在銅梁縣體育街社區與居民們拉家常。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近日,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璧山、潼南、銅梁考察了“五個重慶”和“唱、讀、講、傳”的相關工作,瞻仰了楊闇公烈士陵園。市領導黃奇帆、何事忠、範照兵、陳存根一同調研。 

  重慶日報報道,重慶的縣城大多依山傍水,有立體感、很鮮活、很生動,只要設計好,完全有條件建成有特點、有品位的宜居小城 

  銅梁縣金龍大道,長達四公里,雙向六車道,新鋪的瀝青路面,兩側寬敞的人行步道上,分別栽種了兩排直徑25厘米以上的香樟樹,形成了大喬木、灌木、花壇交錯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不少居民在這裡散步。 

  看到薄熙來一行,市民紛紛圍攏過來。薄熙來問一位老年婦女:“老大姐,你感覺這條路怎麼樣?”“好,好,路寬,樹又大又多,花也開得漂亮。”“大家贊不贊成修這條路啊?”“贊成,風景好,空氣也好,早晚都可以轉一轉啊。” 

  薄熙來說:“這是老百姓的真情實感。修綠蔭大道,建公園和廣場,是地地道道的‘民心工程’,老百姓可以去遛彎兒、跳壩壩舞,再把體育場、圖書館、電影院都建好,縣城就有了中心感,有模有樣,人氣就聚起來了。” 

  潼南縣“親水、親綠、親民”的濱江片區已初具規模。薄熙來囑咐縣裡的同志,一定要把規劃設計搞好,要有一個與自然相和諧的總體規劃,還要搞好單體建築的設計。我市夏天光照很強,外立面的建築色調要柔和一些,盡可能不要用白瓷磚、玻璃幕墻等刺眼的材料,川東民居傳統的青灰磚就很好。重慶的縣城大多依山傍水,有立體感、很鮮活、很生動,只要設計好,完全有條件建成有特點、有品位的宜居小城。薄熙來認為,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最宜居的地方不在大城市,而在交通方便、清潔宜人的中小城市。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各區縣都要立足長遠,多栽樹,種好樹,為子孫多留一些家產 

  銅梁縣一年種了4000多棵大樹,其中不乏香樟、銀杏等優良樹種,縣城顯得樹影婆娑,綠蔭處處。 

  “樹栽的不錯,苗子從哪裡進的?”薄熙來問。縣委書記魏壽明說,苗子大多是從湖南、廣西買的,業主包移包種包活,還能分期付款。”薄熙來說:“凡事都要抓個‘早’字,明年大苗的價格又不一樣了。大道、廣場、公園多種樹,整個城市環境就有了大改善。同一條路,給人的感覺就大不一樣了!” 

  潼南的濱江片區,依山就勢,坐擁涪江。薄熙來考察後說,要依山傍河多種大樹,加上綠地、花木,就能給人立體綠化的感覺了。

  17日上午,薄熙來在璧山縣蓮花壩村一個苗圃公司考察,基地裡種了成片的銀杏、皂角等大樹苗。“銀杏苗子從哪裡買的?”薄熙來問。“都是從山東引進的。”公司負責人說。“搞苗圃有沒有錢賺?”薄熙來又問。“有15%的利潤率呢,農民積極性很高!”公司負責人回答。薄熙來說:“咱搞森林工程,需要大量樹苗,尤其是大樹,現在主要從外地進苗。各區縣一邊在外邊抓苗子,一邊還要盡快發展苗圃,這也是個產業,不僅可以滿足本地需要,還可以賣到周邊,成為一個致富新增點。‘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各區縣都要立足長遠,多栽樹,種好樹,為子孫多留一些家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