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者:“割地賣港”是謬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17:02:46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近年香港“割地賣港”的說法,指的是當香港的一些土地開發商向內地居民提供服務,例如新界東北的發展疑有建屋往內地銷售之嫌。可是,這個說法的流行,卻令人十分驚愕。

  “割地賣港”論不合邏輯

  香港商報刊發評論文章稱,“割地賣港”的驚愕之處在於它的邏輯。現時一地的房地產市場已開放。在全球市場化底下,香港人很多在海外置業。同樣地,近一二十年港人在內地置業,內地人在香港置業,都變得很普通,甚至已成為流行的投資方法,毫不稀奇,全世界也似乎沒有將外地居民購房視作“割地”。嚴格地說,以香港的土地制度,購房只是購買使用權,政府還是擁有土地的最後擁有權(原居民的丁屋除外)。把開放市場發展房地產視作“割地賣港”,我真不知道邏輯在哪裡,道理在哪裡。而香港社會竟然接受這樣的說法,媒體堂而皇之報道,絕對是反智,真令人悲哀!或許香港現時政制改革的討論竟被一群中學生騎劫,正同時反映著香港社會的沒落景象。

  “割地賣港”之說全無理據,因此不應理會,也無須答辯。香港政府與社會要擺脫這些幼稚無知而又胡言亂語的爭執,集中精力建設香港。只要經濟發展起來,也即反映社會的參與、市場的作用,“割地賣港”言論便會很快地被淘汰、忘記。

  拿出決心建設與規劃

  建設香港最迫切的是怎樣好好利用內地轉移來的消費需求。要在過往十多年投資不足的情況下,改善零售空間的供求失衡,最佳的方法是集中在口岸附近建立商貿中心,讓內地居民不須舟車勞頓到市中心購物,這樣的分流方法既可減少市區中心的擠迫,方便內地旅客,擴大購物的空間,讓購物的經驗更佳,還可帶動新界北區的發展,使天水圍、元朗等低下階層集中地區有更多經濟發展和就業機會。

  一如我經常強調,在羅湖、落馬洲、沙頭角等原禁地可建二三棟大樓,連上火車站或口岸便可在很短時間(一至兩年)建起口岸商貿區,並視乎實際發展逐步擴張,從商業零售擴展至其它服務,以至企業寫字樓,乃至提供空間讓港人展示建立自家品牌,還可加上酒店、學校、診所等。這屬於滾動性按需求發展的規劃方法。由於邊境禁區開禁後用途未定,正可適合這種滾動發展規劃。

  此外,西鐵沿線車站亦可擴充為商貿區,從而把內地旅客來港購物的地域分散分流,也使零售服務上升的好處分給西鐵沿線各地,使元朗龐大的貧困人口有足夠的就業機會。

  只要香港政府肯拿出決心建設與規劃,內地旅客帶來的消費需求不會擠占香港的本地需求服務業,且結合起來產生更大的規模和範圍效益。就連水客活動也可納入規矩,用其利而減其弊。

  經濟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怎可以讓一些無知的人用無知的話來阻礙經濟發展呢?

  (作者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陳文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