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石墨20年內將耗盡 美日等以購代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7 16:16:45


 

  全產業鏈模式初戰告捷 

  談及石墨產業,張彬認為不缺資金,不缺市場,主要缺人才。

  2011年,張彬旗下瑞盛新能源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啟了世界微晶石墨深加工的攻關之路,進而研究微晶石墨在等靜壓石墨鋰離子負極材料上的性質和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同年與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合作開展的高導熱石墨材料成為世界領先。2013年底,瑞盛新能源與清華大學在石墨烯基導電劑項目上再度合作。

  此外,張彬還曾不惜千萬元重金在國內買專利,並組建了100人的科研團隊和自己的實驗室。目前,瑞盛新能源已經擁有10多項國內專利技術和12個主打產品,雖然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但讓張彬感到欣慰的是:2013年,瑞盛新能源六大產品上市,中國石墨進口價格明顯下降,而一直被一家瑞士企業壟斷的一次導電劑產品,在瑞盛新能源全面推出同類產品後,該企業已於2014年元月宣布在中國停止供貨。

  雖然初戰告捷,但張彬並未放鬆,他認為,全產業鏈模式僅僅是開了個局。

  2010年,張彬開始整合內蒙古石墨礦資源,拿下了中國唯一未被大規模開採的大鱗片天然石墨礦——內蒙古興和石墨礦,整合了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石墨礦。由此,張彬一舉占據了中國石墨資源的五分之一。

  隨後,張彬投入33億元人民幣,打造了一個中國石墨高新產業穀。張彬的遠景規劃是,打造中國唯一一個石墨全產業鏈生產和研發基地。

  石墨應借鑒稀土管控模式 

  目前,我國石墨產業受制於人的現象明顯。張彬舉例說,我國核電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幾乎全部來自日本的東洋碳素,每噸價格約45萬元,成本不過5萬元,由於國內長期技術落後,價格主導權一直掌握在美日手中。

  張彬認為,企業科技水平提升的保障是行業能在規範的環境下運行,這方面還要依賴於國家和地方對行業的整頓和對企業的嚴格准入。

  由於儲量占全國的60%,黑龍江省對石墨的關注度一直較高。2011年,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中國工程院9位院士和中國石墨產業領域27位專家謀劃石墨產業做大做強的方法和措施。內蒙古則是以礦山資源整合的模式率先清理了小企業的低水平開採,引入龍頭企業加大投入力度,開創了一套全新的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要確保石墨行業健康持續發展,還需要國家借鑒稀土資源管控模式,從全國範圍內調控石墨產能,鼓勵科技研發,統籌規劃石墨產業發展。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石墨產業扶持、統籌規劃石墨產業,保護性開發石墨資源是當務之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