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溫州七大舉措補改革落地短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1 08:57:09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溫州近日下發《改革落地生根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旨在通過重大改革項目化、試點工作規範化、督察督辦常態化、滿意度評估科學化等七大舉措,清除改革推進過程中的梗阻,補齊改革落地短板,釋放改革紅利。

  浙江日報報道,以抓項目的思路抓改革落地任務。《行動計劃》出台了市領導聯繫重點改革項目制度,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由市委常委、鹿城區委書記陳浩領銜的基層社會治理改革項目,眼下正進入深化階段。該項改革打破了轄區範圍內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了700多名街鎮及部門站所幹部進入各自分管社區協同作戰。同時,打破了日常坐班制度,實現“兩個50%”:50%以上工作人員走上街面、走進社區,每個工作人員50%以上的工作時間走上街面、走進社區。

  《行動計劃》在規範試點方面明確了動態調整和退出機制。對試點具體項目期限做出“一般為1年,原則上不超過2年”的要求,即使是綜合性系統重大改革試點,時間最長也不超過5年。這意味著,一些具備全面推進條件的改革舉措不能再以試點名義延宕改革;那些停滯不前、成效不明顯的改革試點,經確認後將被取消試點。

  《行動計劃》對改革項目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提出了更多新要求。甌海區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8月起在區域內試行審批“同區通辦”改革,即辦事群眾可就近選擇鎮街行政服務中心,辦理該區範圍內其他鎮街的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該舉措解決了甌海當地許多居民因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辦事需兩頭往返的麻煩,收獲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改革如同摸著石頭過河,有時難免出現失誤。《行動計劃》提出制定幹部改革創新容錯免責實施細則,營造“為擔當者擔當,讓有為者敢為”的良好氛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