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浙江構建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8-05-25 14:53:49


海寧農村家宴中心的廚房。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浙江在線訊,在農村,但凡有人要辦紅白喜事,不用主動上門相邀,親朋鄰居會自發趕到主人家,幫忙殺雞剖魚擇菜擺家宴。農村家宴不僅是傳統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親朋鄰里交往的一種方式。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發展,除了常規的婚喪嫁娶之外,剃頭酒、滿月酒、壽酒之類的農村家宴數量及規模逐年攀升,而食品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仙居、海寧、柯橋等地嘗試建設農村家宴中心,構建硬件達標、廚師准入、服務規範、明廚亮灶的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消除“臟亂差”現象。

  今年,農村家宴廚房建設工作列入浙江省十大民生實事之首。浙江省17個部門聯合出台了《浙江省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其中明確提出,未來三年內,浙江將建成規範化農村家宴中心4500家,今年計劃建成1500家。

  仙居 智慧化監管村宴

  浙東南古城仙居,食養之道聞名遐邇。好客的習俗與美食相結合,催生出一種獨特的產物——“流水宴”。從2015年開始,仙居連續四年將農村家宴中心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推進,累計投入財政專項資金2000餘萬元,建設家宴中心267家。目前,全縣行政村(社區)家宴中心建設覆蓋面達63.9%(其中A級標準創建占比81%),成為全省農村家宴中心建設覆蓋最廣、推進最深入的縣。

  “過去,每逢重要節日和紅白喜事,仙居農村都會辦‘流水宴’。後來隨著鄉村旅遊興起,‘流水宴’也逐漸成為節慶旅遊的體驗項目之一。加強‘流水宴’的食品安全監管迫在眉睫。”提及傳統的“流水宴”,仙居縣食安辦常務副主任、縣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朱曉東這樣說道。

  朱曉東有著20多年的食品安全監管經驗。他告訴記者,在農村家宴中心沒有建成前,村裡的“流水宴”幾乎處於“零監管”狀態,既無法可依,也無標可循,“土灶大棚隨便一搭就開場了,燒的什麼菜、誰掌的勺,都沒人管,露天的烹飪用餐環境更躲不開‘臟亂差’。”

  有了農村家宴中心後,傳統“流水宴”才真正實現從“露天操作”到“入室辦事”,農村聚餐變得更安全、更讓人放心。在建設家宴中心的過程中,仙居縣制定了《農村家宴中心陽光廚房(遠程監控)驗收標準》,明確食品清洗、切配、烹飪及餐具消毒等關鍵環節必須安裝攝像頭,操作畫面實時傳送到餐廳顯示屏、主城區LED大型顯示屏、鄉鎮(街道)食安辦、食藥安全“智慧監管中心”等地,接受公眾監督。工作人員可隨機抽查“陽光廚房”,發現違規情況可保存畫面、視頻,方便責任倒追。在建設“陽光廚房”的基礎上,仙居還將傳統光纖傳導的監控模式換成“無線WiFi”,確保不同信號覆蓋的鄉村都能實現及時傳送。目前,全縣家宴中心已建成“無線WiFi”陽光廚房150家。

  如今,朱曉東一上班就打開辦公電腦,實時查看轄區各農村家宴中心使用操作情況,這已經成了他每天的工作習慣。通過視頻畫面,從食材清洗到成品上桌,整個宴席菜品製作過程一目了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