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華社評論員:從全國兩會讀懂中國式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10:19:01


 
  數據顯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占到了15.7%,比上一屆提高了2.28個百分點;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中,非中共委員占60.2%,56個民族都有人選。代表14億中國人民參政議政的代表委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很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願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就在於它深深植根於人民之中,具有深厚的人民根基、鮮明的人民底色。

  (三)

  “新就業形態從業者面臨就業不穩定、職業傷害等風險”“很多平台都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協議,勞動者權益得不到保障”……幾天前,在民革界別協商會議上,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保障”,政協委員們舉事例、擺數據、提建議,參會的相關部門負責人手中的筆始終沒有停下。

  今年的兩會會場上,代表委員們聚焦熱點問題深入思考、熱烈討論;“代表通道”“委員通道”上,回應社會關切的“隔屏對話”屢屢引發社會共鳴;代表委員廣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共提出議案473件、建議等約9000件、提案5913件……濃厚的民主氛圍,扎實的履職成果,彰顯中國式民主的成色與特色。

  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在兩會的民主殿堂,通過廣泛而深入的協商民主,實現了民意的匯總、民智的匯集、民力的匯聚,找到了思想的共同點、利益的交匯點、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這一“集大成”的過程,就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中國式民主杜絕了不同政治力量排斥異己、相互傾軋的惡性競爭,形成了最大公約數和統一意志,激發出同心同德、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四)

  國內生產總值從不到70萬億元增加到超過100萬億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再次印證了中國政治制度是一套有效保證能幹事、幹好事、幹成事的政治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中國式民主最寶貴的品質,正在於“行得通、很管用”,實實在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惠及14億中國人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