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數字人民幣已開立個人錢包1.23億個
http://www.CRNTT.com   2021-11-10 11:43:33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據北京青年報報道,11月9日,央行行長易綱在芬蘭央行新興經濟體研究院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視頻演講,介紹了數字人民幣研發的進展情況,以及在此過程中保護隱私和維護金融穩定方面開展的工作。

  易綱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1.23億個,交易金額約560億元。下一步,中國央行將根據試點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數字人民幣的設計和使用。他還強調,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和推廣應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也就是說老百姓需要兌換多少,我們就發行多少”。

  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

  易綱稱,對中國而言,研發數字人民幣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要,提升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提高貨幣和支付體系運行效率。

  據他介紹,人民銀行從2014年起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在2016年搭建了中國第一代央行數字貨幣原型,同時提出M0定位、雙層運營體系、可控匿名等基本特征。2017年起,人民銀行與商業銀行、互聯網公司等合作,共同進行數字人民幣研發。2019年年末,數字人民幣開始試點,目前包括十個城市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景。部分城市還推出了數字人民幣綠色出行、低碳紅包等使用場景。今年7月,人民銀行發布了數字人民幣白皮書。截至今年10月8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1.23億個,交易金額約560億元。

  易綱表示,下一步,中國央行將根據試點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數字人民幣的設計和使用。一是參考現金和銀行賬戶管理思路,建立適合數字人民幣的管理模式;二是繼續提升結算效率、隱私保護、防偽等功能;三是推動數字人民幣與現有電子支付工具間的交互,實現安全與便捷的統一;四是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提升數字人民幣普惠性和可得性。<nextpage>

  數字人民幣“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

  易綱在演講中指出,CBDC(央行數字貨幣)對於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主要取決於CBDC的設計。如果CBDC更類似現金,則影響相對有限。但若具有存款等金融資產的屬性,則可能引發存款替代,導致金融中介規模收縮并降低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鑒此,人民銀行妥善研發設計方案,有效降低負面影響。首先,我們堅持數字人民幣的M0定位,不計付利息,降低與銀行存款的競爭。其次,采取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實施中心化管理,保證對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作為中介,為公衆進行數字人民幣兌換并提供支付服務。再次,設置了錢包餘額上限、交易金額上限等制度摩擦,盡可能降低擠兌風險。同時,在試點過程中,對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和金融穩定等方面的影響也是重要測試內容。

  目前國際社會的一個基本共識是CBDC不可能完全匿名,否則會加劇洗錢、恐怖融資等非法交易的風險,損害公衆利益。但也有人質疑,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會導致央行掌控了太多的信息?

  易綱對此表示,我們高度重視數字人民幣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并采取了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技術設計。數字人民幣在匿名性方面采取“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在收集個人信息時遵循“最少、必要”原則,采集的信息量少於現有電子支付工具。同時嚴格控制個人信息的儲存與使用,除非有明確的法律要求,人民銀行不得將相關信息提供給任何第三方或政府機構。近期中國還出台了《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部法律,從立法層面加強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nextpage>

  數字貨幣使用和推廣應遵循市場化原則

  易綱強調,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和推廣應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也就是說老百姓需要兌換多少,我們就發行多少”。中國地域廣闊、人口衆多、區域發展差異大,這些因素以及居民的支付習慣決定了在可預見的將來,現金仍將長期存在。只要存在對現金的需求,人民銀行就不會停止現金供應或以行政命令對其進行替換。

  他還表示,數字人民幣設計和用途主要是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跨境及國際使用相對複雜,涉及反洗錢、客戶盡職調查等法律問題,國際上也正在深入探討。鑒於跨境使用的複雜性,數字人民幣當前以滿足國內零售需求為主。

  易綱稱,人民銀行願與各國央行以及國際機構加強數字貨幣領域的合作。目前已與國際清算銀行、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及香港金管局聯合發起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CBDC bridge)項目,共同研究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和技術可行性,與歐央行也就CBDC的設計開展了技術層面的交流。未來,將繼續以開放包容的方式,與在場央行和國際組織探討CBDC的標准和原則,在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妥善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