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吉林:以良田建設為抓手築牢大國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3-03-26 13:56:52


 

  農業專家們也在為今年的科學研究作準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抓好油料生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部署,讓不少扎根一線的農業科研工作者感到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作為中科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的總指揮,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姜明最近忙得腳不沾地。

  他與“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在吉林、黑龍江等地的示範區和項目負責人圍繞春耕計劃、進度、攻關任務召開科研和技術推廣實施方案論證會,督促各示範區加快各項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為用好養好黑土地、建設黑土良田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總書記為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今年我們將聚焦黑土地力提升、大豆高產栽培等多項技術模式,在東北地區加大示範推廣,支撐黑土地保護工程擴面提質,助力糧食產能提升。”姜明說。

  研究所研究員黃迎新最近在吉林西部的通榆、洮南、鎮賚等地開展調研走訪。每到一個縣,他與當地幹部、企業開展座談,瞭解基層農業生產技術方面的需求,並到村屯和種糧大戶對接。

  在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復興村,種糧大戶李明一直想通過改造鹽碱地提高玉米產量,但是對技術不瞭解。這次黃迎新在村裡調研時為他詳細介紹了改良辦法,李明非常感興趣。“我們打算在這兒建一個示範點,幫助當地農民把鹽碱地改造成良田。”黃迎新說。

  吉林西部是世界三大蘇打鹽碱地主要分布區之一。作為中科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大安示範區的負責人,黃迎新和同事扎根鹽碱地,開展技術攻關,形成了“良田+良種+良法”三位一體的治理模式。“這次到各地區調研,就是把好技術推廣給更多農民。”黃迎新說。

  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的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吉林省把實施“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作為糧食產能提升的重要抓手,2023年計劃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216萬畝,並在全省範圍內創建高標準農田示範區10個,建設規模15萬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