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陳水扁朝令夕改 嚇怕投資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9 10:05:18  


  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絡版今天發表題為“打掃庭院才能迎接客人”的社評,指出亞洲首富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旋風式地訪問台中,釋出了港資進軍台灣的訊息。除了港資外,據說陸資與外資也蓄勢待發,準備了大把銀子,要來台灣投資不動產事業。聽到這些消息,我們感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幾股不同資金的悒注台灣,對於長期處在低迷狀態的台灣市場,確實具有刺激的作用;也代表外人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還是存在相當程度的樂觀。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擔心政府相關部門,是否做好了準備的工作。畢竟,只有打掃好自己的庭院,才能夠迎接客人。 

  社評指出,在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曾被外人視為投資的理想樂園。原因除了台灣擁有優秀的人才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提供外來投資者一個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當初國民黨政府的經濟發展策略,就是強調穩定中求成長,也就是鄧小平在大陸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時,主張的“穩定壓倒一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大陸目前享有經濟高成長的成果時,中共當局仍把穩定視為政策的優先課題。例如,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和諧社會論”,就是希望促進大陸社會內部的和諧,來維持穩定的環境。中共總理溫家寶日前更以“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四不”問題,來表達他對大陸經濟發展的憂慮,其中尤以處理“不穩定”的問題,列為第一優先。 

  與中國大陸比較,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更存在著許多不穩定的因素,這是台灣資金人才外流,外來投資裹足不前的主要因素。台灣內部環境的缺乏穩定,民進黨的政治理念和民進黨政府的政策施為,應負完全的責任。在民進黨的觀念中,台灣旦前還不能稱得上是一個“正常”的“國家”。言下之意,似乎只有完成“制憲建國”,台灣才能達到“正常化”的目標。受到這一歪理的影響,民進黨執政後努力的方向,都是務虛而非務實。所謂“正名”運動、“去蔣中正化”、乃至最近的搉生新憲法,都是務虛的結果,對於維持台灣內部的穩定,可說一點幫助都沒有。 

  社評,談到政策的問題,民進黨政府予人的印象就是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陳水扁一下子拋出“四不一沒有”,一下子又提出“四要一沒有”,不但令人對他的過去承諾質疑,也讓人搞不清楚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在眾所關注的兩岸經貿關係方面,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一下子轉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其中的差別在那裏?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改變?政府相關部門也沒有說清楚、講明白,結果造成法令的受限,甚至變相鼓勵大家躦法令的漏洞。 

  台灣受到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影響,不可能自外於整個全球化的潮流。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我們歡迎所有的外資進場,但最重要的是,台灣應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來吸引外資。而打掃庭院,正是可以“操之在我”的工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