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林匹克之都尋中國元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3 17:08:00  


奧林匹克博物館外景。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洛桑只是日內瓦湖畔一個小城。自從國際奧委會總部(IOC)永久落戶此地,洛桑伴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不斷發展而廣被世人所知。1993年,國際奧委會宣佈洛桑成為“奧林匹克之都”,而這裏最著名的,則是同年落成的奧林匹克博物館。本報特派記者已經抵達洛桑,並通過文字與圖片,與讀者一起尋找奧林匹克博物館裏的中國元素。

  走出洛桑火車站,抬頭便可見五環標誌,“Lausanne Capitale Olympique(洛桑——奧林匹克之都)”,作為瑞士第二大法語城市的洛桑,在中心車站就顯出這裏與其他城市的不同。自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於1915年把奧林匹克博物館設在這裏後,洛桑便與奧林匹克結下不解之緣。在顧拜旦先生去世後,奧林匹克博物館一直未能找到一個固定的“家”,到了上世紀60年代因為破落不堪而處於半封閉狀態。直到薩馬蘭奇於1980年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之後,重建奧林匹克博物館的資金和選址才得到落實。

  奧林匹克博物館位於洛桑烏希湖區,於1993年6月落成開館,建造時間歷時5年。為了與洛桑整個城市的建築風格協調,奧林匹克博物館在地面的建築只有兩層,而地下則設有3層。博物館以白色為主調,線條簡潔明快。博物館被奧林匹克花園環繞,羅丹、布爾德爾、波特羅等大師的體育雕塑作品矗立其中。正門前豎立著兩排共8根大理石圓柱,它們來自希臘薩索斯島,屬希臘政府捐贈,據說是世界上最潔白且紋理最少的大理石。這些圓柱上分別刻有歷屆夏季奧運會與冬季奧運會的主辦年份與主辦城市,還有歷屆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名字。這些石柱旁邊是一個巨大的火炬盆。1993年6月23日下午,德國的世界女排滑冰冠軍維特親自點燃火炬盆,從此奧運聖火便再也沒有熄滅過。許多遊人在博物館門前駐足,原來那裏立著代表兩項世界紀錄的欄架,一個是男子跳高的,另外一個則是男子撐杆跳的。這兩個欄架的高度將隨著世界紀錄的變化而不斷更新。

  ●歷史與輝煌盡現展品中

  奧林匹克博物館的總建築面積達1.1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則大約為3400平方米。走出一層的展區,奧林匹克運動中一句最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展現在記者眼前,它出自顧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爾修道院院長迪東之口。右手邊是3枚悉尼奧運會獎牌。在整個博物館的展品中,只有它們允許參觀者隨意觸摸,因為主辦方正是想讓人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奧運獎牌。

  ▲歷史展區不允許拍攝

  歷屆奧運會上最具象徵意義的紀念物當屬火炬,博物館專門用了一個區域把歷屆夏季奧運會與冬季奧運會的火炬陳列其中,還配以錄像鏡頭不停地回放近幾屆奧運火炬的燃點方式。在雅典奧運會火炬與都靈冬奧會火炬的旁邊留有一片空白,那是給北京奧運會和溫哥華冬奧會準備的。

  “以下部分是連記者都不被允許拍照的,”蓋思微引領記者來到了古代奧林匹克歷史展區。這裏有100多件從希臘、羅馬、奧地利和匈牙利等國家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手中捐獻、借展以及複製而來的瓷器、青銅器、大理石雕塑等文物,是奧林匹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它們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興盛和衰亡的歷史過程。

  走過古代奧林匹克,開始進入現代奧林匹克。“顧拜旦個人展”有一百多件顧拜旦先生的遺物、檔案材料和書信等文物,這是國際奧委會通過展覽向這位現代奧林匹克之父致敬。在一個純藍的屏幕上,記者看到了一幅電子地圖,而國際奧委會各成員協會的分佈則用黃燈顯示。在由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領銜的執委成員電子畫冊上,記者通過電腦點出了來自中國的於在清、何振梁、霍震霆等委員的個人資料。歷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簡況、各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和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簡況都在一層的展區中用實物、圖文及現代聲像技術被一一介紹。

  位於夾層的是奧林匹克郵票和紀念幣展區,這裏收藏了來自137個國家與地區的12000多枚奧林匹克郵票和600枚奧林匹克紀念幣,其中包括前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捐贈的所有郵品。這裏還介紹了紀念幣的製作過程,展示其製造工具,同時還展出奧運會會標和宣傳畫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