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海外華人熱衷奧運志願服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8 11:41:26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100多天,作為海外志願者申請獲得通過的華僑華人日前也接到大會通知,將陸續抵京報到。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據悉,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會志願者報名已於3月31日結束,申請者共有112萬多人,其中華僑華人2.8萬人。而2.8萬中只有約800名華人志願者成為幸運兒,他們將在為期一個月的北京奧運會中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服務。
 
  加拿大多倫多研商學社會長陸炳雄就是幸運兒之一。 

  陸炳雄對能獲准擔任奧運志願者感到十分興奮,“可說是人生中一大盛事”。在去年初,當他得知北京奧運接受海外華人申請擔任志願者時,即於3月底通過電腦網上報名。陸炳雄在多倫多當地擔任志願者長達30年,先後曾服務過嘉蘭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華人諮詢社區服務處﹑多華會﹑協群社區服務中心﹑研商學社等,之前他還曾赴北京參觀奧運場館興建。 

  而像他這樣積極的華僑華人為數眾多,對參與志願服務充滿熱情。 

  去年當得知北京奧運志願者招募工作正式啟動時,在美國夏威夷大學讀書的牛璿高興極了,“我一直在等著報名,終於等來了。” 她絲毫不掩飾激動,有點迫不及待地說,“我馬上就去。”一直很關注奧運的她發現自己學了快一年的阿拉伯語很可能給她在競爭中增添一枚砝碼。“太好了,我說中文肯定沒有問題,英語也行,再加上阿拉伯語……我真希望能被選上,做什麼服務都行。”她說,“這是中國的一件大事,我特別希望能盡點力,也讓我自己長長見識。”牛璿說她有充分的時間為當奧運會志願者做準備,“我就是想給北京做點什麼。” 

  23歲的王海琛在美國就是一個志願者組織的創始者之一,對志願者工作非常熟悉、很有熱情:“我家在北京還有房子,奧運會的時候我住在家裏就行,很方便。”已經獲得綠卡、現在任職於美國著名的投資公司高盛的他表示,從去年開始他就一直在關注奧運會志願者的報名時間,他希望用流利的漢語和英語為家鄉北京做點貢獻。“我想北京奧運會需要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當志願者。就算離開北京已經快10年,但在國外一想起家鄉,心頭就有一種親切感。即使當不上志願者,我也會在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回國看比賽,同時以別的形式為家鄉、為奧運會出點力。” 

  其實海外華僑華人是奧運會志願者隊伍的寶貴資源。目前海外的華僑華人數千萬人,分佈在世界各地,這是其他奧運會舉辦城市難以比擬的。他們熟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風俗習慣,有豐富的跨文化交流經驗和語言優勢,對參與北京奧運會充滿熱情,將成為北京奧運會海外志願者隊伍的核心力量。 

  早前北京市一位負責人在介紹北京奧運會籌備情況時稱,因為國內沒有相關課程,還有20多個小語種的志願者要動員海外華人。“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找到這些小語種志願者,使各國運動員都能夠在北京聽到自己家鄉的語言。” 

  不過對於那些已經在海外落地生根的華人來說,要入選志願者團隊也非易事。比如要合乎若干條件:對奧運要熱衷和支持,包括普通話﹑英語等能說兩種語言以上,對中國文化和歷史有一定認識等等。至於入選的華人將擔任的工作,種類眾多,屆時由大會安排分配。但因為他們的跨語言和文化優勢,組委會多會分配一些和僑胞志願者所居國家相關的工作,例如陸炳雄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屆時便極可能安排接待從加拿大甚至多倫多來的遊客,以達到更佳服務效果。 

  為求能提供最佳服務水準,奧運組委會規定志願者要在開幕式前兩星期或更早時間報到,好作培訓,聽取工作演示文稿﹑瞭解比賽場地及北京奧運的運作等。面對即將到來的8月,陸炳雄們充滿著期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