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華人糾結春節返鄉還是留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6 11:00:11  


  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據美國《僑報》報道,新年春節又在招手,呼喚洛杉磯的華裔居民回到中國和遠在故鄉的父母及親人歲末團聚。然而他們當中很多人每到這個時候就非常糾結:不回去,有違“百善孝為先”的祖訓,怕中國的二老和親戚說自己不孝;回去,又囊中羞澀,買不起禮品應付大陸的七大姑八大姨。貴了買不起,便宜了拿不出手不說。 

  囊中羞澀,買不起禮物

  在艾爾蒙地一家服裝廠打工的單親媽媽曾女士生活非常貧困,計件工資每月還不到1000美元。不是她幹活不行,而是經濟不景氣,服裝廠沒訂單,經常是沒活在家。本來日子過得就捉襟見肘,微薄的收入去除房租和兩個孩子的生活費就所剩無幾,到了逢年過節還要回中國探親,往返的機票費用加上買禮品的費用,少說也要3000多美元,這讓“月光族”的曾女士愁眉不展。

  已經10年沒有回中國的她很想借過年的機會探望一下沈陽的父母和親戚,但無奈手頭錢緊,買不起禮品。“我的親戚非常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得送到。俗話說:寧可落一群,也不落一人。可是要買十幾份禮物談何容易。買便宜了吧?拿不出手;買貴了吧?真的是囊中羞澀。”

  一臉愁容的她感嘆道:“我不敢說自己在衣廠打工,怕挨父母的罵。因為我在大陸的時候是在事業單位上班,當年父母說啥也不同意我出來。要是讓他們知道我現在的狀況,非得罵死我不可。10年沒回國,父母很想念我和孩子,頭幾年說身份沒下來,怕回去就回不來美國了,父母理解了。現在有了綠卡,媽媽說再不回去恐怕就只有天上見了。”說到這裡,曾女士潸然淚下。

  沒有假期,回國就失業

  在工業市一家網絡銷售公司打工的張先生雖然月薪還說得過去,但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老板已經辭掉了一半的員工,現在剩下的十幾個人都是一人幹兩人的活。“我很想回撫順過年,和等了5年的妻子孩子團聚。可是老板不給假,因為我一走,我那一攤子的事就無人照料,這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生意。老板說了,不是他不通人情,實在是因為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我辭職不幹了。在那麼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時候,你為了回中國探親而要辭職?即便我有這個勇氣,父母也不會答應的。”張先生說。

  失業在家,無臉見鄉親

  失業在家的蒙市居民黃先生前年春節回中國探親,買了一些牛仔褲和化妝品作為禮物送給重慶的親戚朋友,結果一不小心被朋友發現牛仔褲是“中國製造”,朋友罵他:“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你給我一根鵝毛也行啊,但要美國產的。你說你飛過太平洋,大老遠的捎給我一件牛仔褲,還是中國製造,你說我要還是不要?不要,卷你的面子;要吧,‘中國製造’的牛仔褲滿大街都是。”

  一轉眼又到了過年回中國的季節,今年讓他打怵的是失業沒錢的問題。“我現在沒工作,就算靠刷卡拆東牆補西牆地回去了,也沒臉見人啊。”

  不敢回國,怕傷自尊心

  沈先生去年回中國花了5000元人民幣在中等餐廳請父母親戚吃了一頓飯,本以為很體面。不料侄女婿花了兩萬元回請他,讓沈先生自尊心嚴重受挫。

  傷了自尊的沈先生想撈回面子,於是決定租用Limo加長轎車,請父母二老乘車到沈陽最豪華的“帝豪”大酒店享受一把,一打聽價格加起來需要4萬元。沈先生雖然有些被宰的感覺,但好在可以刷卡,還不至於露餡。可是母親說啥也不同意:“花那個冤大頭的錢就坐一趟車,吃一頓飯?你腦袋灌水啦?”

  白發蒼蒼的母親一邊納鞋底子一邊嘮叨說:“家趁萬貫,補納一半,你再有錢也要省著點花。你看我和你爸,咱倆的退休金加起來也有七八千,但我還是每天納鞋底、做小鞋到八一公園去賣。倒不是缺錢花,關鍵是苦了一輩子,勤儉慣了。再一個是有點事兒幹,免得呆在家里鬧心。你們哥幾個大了,你又去了美國。就剩我們老兩口大眼瞪小眼,不找點事兒做一天幹啥啊?”聽了母親的話,沈先生鼻子發酸。一晃又到了過年的時節,又到了沈先生非常糾結的時候:“回去吧?實在攀比不起大陸的親戚朋友,他們好像混得都比自己好,出手闊氣。但不回去吧?父母二老已經快90歲了,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了。今年見到明年很可能就不在了。”

  水土不服,回國不適應

  聖蓋博居民王太太去年回長春過的年,可是呆了不到一個星期就被凍病住院了。“在洛杉磯生活快20年了,已經習慣了這裡四季溫暖的氣候,冷不丁回家鄉過冬,身體已經不適應了。本來還打算落葉歸根,現在看還是呆在美國的好。”

  王太太說,她尤其受不了到哪都要擠公車,還要排隊等車,上了車還有聞著別人的口臭和抽煙的味道。“在美國這麼多年走哪兒都自己開車,一個人享受舒服慣了,哪裡還受得了那個罪啊?雖然前半輩子也是那麼擠過來的,但後半輩子我發誓不想擠公車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