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華人孩子在美國讀書“壓力山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6 07:21:24  


 
  王女士的兩個女兒,一周三次游泳課,每節課一小時,每個孩子就要花費100美元,鋼琴課每周一次,每次也要上百美元,王女士粗略估算了一下,每周光是花在兩個孩子的才藝開銷上少說有1500美元,還不算上路上的額外汽油費等零碎開銷。據王女士介紹,周末送孩子去周末補習,學校離家單程就有至少40分鐘的路程。所以孩子們在外學習一天,她也陪著孩子們一起。王女士的丈夫曾笑說:“如果說家裡有什麼是最值錢的,那非兩個女兒莫屬,為了培養女兒,花在她們身上的金錢不知有多少。”

  課外活動繁瑣 為讀名校家長咬牙

  華人孩子的領導才幹難施展。美國名校招生,經常強調小孩的領導才幹。可是,美國學校裡學生組織的領導班子都是選舉產生。華人孩子常常在選舉中處於不利地位,主要是因為他們平時跟大部分美國孩子不在一起玩,那麼選舉時他們怎麼會投票選你。因此,華人孩子可以當一些俱樂部的主席,但很難當上全校學生會主席。為了彌補差異,華人家長也尤為重視孩子課餘時間參加社區的積極性,希望在孩子的申請Essay能夠更加充實。

  林女士和丈夫的獨子Mike今年16歲,正在讀高中,為了讓孩子的簡歷更加添彩,在知道孩子成為某個活動的志願者後,夫妻兩暑假中輪流將孩子從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家中開車送到活動地點,據林女士介紹,由於是在暑假,兒子的活動每天都要去,為了讓孩子按時到場,她和丈夫一連三個月輪流做車夫,接送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在活動中得到多一些鍛煉,在社會活動中多學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尤其是人際交往,因為活動中各種年齡層次的人都有,他們認為對孩子會有極大的好處。所以不論刮風下雨,夫妻二人可謂是風雨無阻。

  林女士說:“不少朋友圈中的父母,因為夫妻兩人都要上班,因此沒有時間帶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學校裡組織的許多活動,華人家長也沒有時間參與。自己也是如此,對於兒子難得主動提出在暑假中參加社會活動,我和丈夫都不忍拒絕,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認為這可以讓孩子在以後申請名校時,可以多一個籌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