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巴塞羅那華人批發街門可羅雀繁榮不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4 11:57:22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據西班牙《歐華報》報道,西班牙是歐洲移民政策最寬鬆的國家,許多華人得益於這一政策,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目前巴塞羅那已形成華人某一行業集中的商區,如巴塞羅那華人批發街、BADALONA華人倉庫區、FONDO華人聚集區等,這些區域在當地都聞名遐邇。而其中凱旋門“批發街”是最早形成的,以華人為主的商業街。時過境遷,由於巴塞羅那政府對於市中心批發街進行整治,陸續出台一系列嚴厲的商業限令,大批華商正在從這個昔日繁華的中國批發區撤離,曾經有“中國城”之稱的批發街,正日漸呈現出落日餘輝景象。 
 
  天時地利人和促進批發街繁榮

  據了解,批發街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巴塞羅那老城和新城的交界,這裡曾經是以西班牙人為主的商業批發街,在當年是頗有影響力的。

  90年代初期,隨著一、兩家華人服裝批發商的擠入,後來越來越多的華商加入“蠶食”,至2006年達到高峰。華人批發商鋪由最初的一、兩家發展到現今的近200家左右。如今“批發街”已發展到以Trafalgar和Sant Pere兩條街道為主要幹線,輻射到周邊數條街道,這裡儼然成為“中國城”。

  據一位在當地住十多年的華商介紹說,由於當時政府對移民比較包容,經濟政策也相對寬鬆,沒有那麼多商業限制,再加上市場需求量大,當年華人只要在批發街開店,一般都能賺到錢。現在巴塞羅那很多華人老板,當初都是在批發街掘到第一桶金後發展壯大起來的。他本人於1996年時進駐批發街,當時批發街的華人是少之又少。從1998年開始,進駐批發街的華商越來越多,周邊的華人飲食、理髮等行業也相繼開業,而且越來越多。隨著華人“蠶食”的迅猛,當地的房租也跟著“水漲船高”,當地居民房東也獲得豐厚的租金回報。不誇張地說,批發街的華商在成就自己事業的同時,也帶動當地經濟的繁榮。

  政府出台商業整改措施束縛華商發展

  由於華商大量湧入,批發街生意繁榮,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一些華商將紙盒堆放在商店門前,裝卸貨物的車輛堵塞交通,忙亂裝卸貨物工人大聲喊叫等,造成當地一部分居民對華人商鋪意見很大,他們認為這些華人進駐後,影響了環境衛生和他們安寧的生活,一些當地居民及民間組織多次向政府提出抗議,其中一個叫“鄰居協會”的當地民間組織對華人商鋪意見最大,這個民間組織曾經以“趕走中國商店”為目標,不斷集會示威抗議。

  為改善華人商家與當地政府和居民之間關係,批發街華商做了很多努力。他們依托華人社團和中國駐巴塞羅那總領館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協調,化解多次危機,緩和許多矛盾。通過華商的自律,批發街的華人商鋪基本上都能夠按照政府的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門前衛生、裝卸貨物、防火裝修、禁煙和標簽等方面做了很大改進,目前批發街華商與周圍居民的關係改善很多。

  但是政府迫於當地居民的壓力,陸續出台一系列的商業整治政策。根據政府法令,在批發街區已經不再允許開設新的中國人批發店,只有那些在這個地區數量很少的商店,例如理髮店、肉店等,才有可能獲得政府的批准開新店。除此之外,政府還在這個地區實施了嚴格的裝卸貨制度以及垃圾堆放制度,所有這些制度都讓這裡的華商步履維艱。大批華商正在從這個昔日繁華的中國批發區內撤離,先前有“中國城”之稱的批發街正在陷入日漸凋敝的境地。

  被迫進行市場轉移 華商未來該如何轉型

  與批發街生意蕭條相反,Badanola倉庫批發區的日益成熟,不少原先在批發街的華商將生意轉移到Badanola倉庫批發區,在那裡經營更大的批發店,不少商家擁有上千平米的展示區,大大方便客戶看樣挑貨。同時,在Badanola倉庫批發區商業政策相對寬鬆,沒有時間限制,方便客戶停車。隨著批發街越來越多的客人分流到倉庫區,批發街也由過去門庭若市轉變為門可羅雀。一些仍堅守批發街的華商為了吸引客人來看貨,不得不進行折扣促銷。

  據當地居民估計,目前已經有多家中國商店關門,並且貼出“店鋪轉讓”的海報,搬遷走的中國商家占到10%以上。當地西班牙居民顯然沒有意識到,華商撤離帶來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首先遭受損失的是擁有那些臨街店面的房東。他們原本可以從中國人手里得到豐厚的租金回報,但是由於華商已經對這個地區逐漸失去興趣,當地居民再也找不到能夠支付如此多月租的商人。有興趣在這個地區開設其它商店的西班牙本地商人,他們根本不可能承擔每月3000歐元以上的房租。此外,中國人撤離之後,當地的房價也將出現回落,最後蒙受損失的還是這裡的居民。

  可以看出,巴塞羅那市中心批發街華商的搬遷是不得以而為之,是被動的行為。批發街華商的發展壯大得益於寬鬆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環境,一旦失去這些優勢,華商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我們應該認識到,隨著華商的發展壯大,華商與當地居民和政府難免會有越來越多意想不到的摩擦和困難。改變經營思路,進行商業轉型,華商到了反省思考的時候。華商應該在提升自身素質、了解當地商業環境、遵紀守法誠信經營的同時,還要積極融入當地社會,包容當地文化,團結合力,多組建以行業為區分的商會,遇到問題主動維權,積極與政府對話。華商的貿易已經不能僅僅依賴一個貿易窗口,或者一個市場,而要向更加具有規模、更加規範的方向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